返回第1335章 一副药转危为安,救遍全村(二合一章)  重生1977大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1335章 一副药转危为安,救遍全村(二合一章) (第3/3页)

,在方言手电筒的光柱下,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男孩的咽喉黏膜已经红肿得发亮,扁桃体上布满了黄白色的脓点,连悬雍垂都肿得往下坠。

    “典型的猩红热咽峡炎,热邪已经壅滞在咽喉了。”方言收回手,今天已经看的很多了,他说道:

    “疹子出得急且密,热势比秀兰猛,得赶紧用药透疹清热,不能耽误。”

    岳美中已经蹲下身诊脉,搭在男孩细弱的手腕上过了一会儿,眉头就拧了起来:

    “脉象浮数有力,是实热证,比那边秀兰的虚热好办些,但热邪更盛。孩子体质纯阳,邪气得快,得用轻清宣透的药把邪气压下去,不能让它往肺里钻。”

    王玉川这会儿在另外一只手上诊脉,他也点头认同了岳美中的说法。

    老张今天是看过方言用药粉吹喉的,他立马对着方言问道:

    “用药粉吹吗?”

    一边说还一边比划。

    方言摇摇头:

    “暂时不用药粉吹喉,药粉吹喉虽能快速缓解咽喉肿痛,但这娃现在哭闹不止,强行吹喉容易呛咳,反而可能让咽喉黏膜受损更重,甚至引发呕吐。”

    岳美中也附和道:“没错,这娃的核心问题是热邪壅盛、疹子不透,根源在‘里’不在‘表’。吹喉是救急的,他这个还没危重到那个程度,咱们先把口服的汤药喂下去,金银花、连翘能清上焦肺热,蝉蜕、紫草能透疹外出,等热邪稍退、咽喉红肿轻些,娃不那么抗拒了,再考虑后续调理。要是现在强行用外治法,反而可能扰了气机,不利于疹子透发。”

    王玉川用手背又试了试孩子的体温,补充道:“而且这娃津液耗损得厉害,嘴唇干裂、连水都咽不下,口服药里加了芦根,既能清热又能生津,刚好能润护咽喉。先让汤药的药力从内里发挥作用,等他能顺利咽药、哭闹减轻,说明咽喉的肿痛已经缓解了大半,比单纯用吹喉药更稳妥。”

    孩子父亲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急忙问:“那药啥时候能好?俺娃这嗓子疼得太遭罪了……”

    方言说道:

    “我马上开方子,你们自己准备下煎药的罐子,把火生起来。”

    二丫对着自己男人说道:

    “家里有陶罐!”

    “好,我马上去准备。”男人当即答应下来。

    方言这会儿已经把药方开好了,然后给王玉川和岳美中审方,两人确认没有问题后,他就开始从药箱里面拿药出来了,很快就配出来了。

    这就是今天忙活一天后总结出来的经验,知道什么药是需要用的,基本上带着的都是能用上的。

    接着那边也准备好了,方言把药给这家的男人,并告诉他应该怎么煎药。

    “火别太急,先武火烧开,再文火慢煎,头煎20分钟就行,药汁滤出来后,加水再煎15分钟,两次的药汁混在一起,分两次喂。等会儿煎药的空当,用温毛巾给娃擦擦腋窝、大腿根,物理降温能帮着散点热,也能让他舒服些。”

    方言对着男人交待道。

    方言这边说完,男人就拿着药去煎去了,方言他们则是去下一家。

    接下来的几家都没有这家这么严重,大多是低烧伴着轻微的咽喉不适,皮疹也只是在颈部、耳后零星分布,患者多是老人和学龄儿童,精神头虽差,却还能勉强应答。

    方言和岳美中、王玉川分工明确:一人诊脉,一人查皮疹和咽喉,一人询问症状,问诊节奏快了不少。“脉象浮数但不盛,热邪尚在表。”“皮疹稀疏,颜色淡红,是透发的好迹象。”“咽喉微肿,没有脓点,津液耗损不重。”每看完一户,三人简短交流几句,方子便很快拟定出来,基本沿用二丫家孩子的主方,只是根据年龄和症状轻重调整剂量:老人加了3g麦冬护阴,怕清热药耗了元气;学龄儿童则减了蝉蜕的量,避免药性过散影响精神。

    药箱里的草药足够应付这几户,方言拆药、分包,岳美中则耐心叮嘱煎服方法:“老人家脾胃弱,药熬得稀一点,分三次喂,饭后半个钟头喝,别空肚子。”“这娃能吃东西就好,熬点大米粥,别放糖,清淡些养嗓子。”

    有了二丫家的先例,村民们少了几分慌乱,多了几分信任。拿到药包的农户,立马生火煎药,灶房里很快升起袅袅炊烟,与淡苦的药香缠绕在一起,在村落的暮色里散开。

    等排查完最后一户,天色已经擦黑,西边的晚霞褪成了深紫色。老张和村支书提着马灯赶上来,灯苗在风里轻轻晃:“方主任,五户都看完了,药也都用上了,这下能松口气了。”

    岳美中揉了揉有些酸胀的膝盖,语气里带着欣慰:“好在都不算重,及时用药就能控制住。猩红热最怕拖,拖成肺炎、心肌炎就麻烦了。”

    王玉川惦记着秀兰的情况,加快了脚步:“不知道秀兰那边怎么样了,胎气刚稳,得回去再看看脉象。”

    几人快步往回走,还没进秀兰家的院门,就听见院里传来李卉清脆的笑声。

    进了院子,掀帘进去一看,秀兰半靠在炕上,脸色的潮红又淡了些,正小口喝着小米粥,碗沿还沾着薄薄一层米油。

    李卉和林雪玲守在旁边,时不时给她递口水。

    “方哥!你们回来啦!”李卉率先迎上来,声音里满是雀跃,“秀兰姐喝完第二遍药,疹子更淡了,刚才还吃了小半碗粥呢!胎动也挺好,时不时动一下!”

    秀兰见他们进来,撑着身子想坐直些,被方言连忙按住:“别使劲,躺着就好。”他走过去搭脉,指尖下的脉象比午后更沉稳了,尺脉的滑利感愈发明显,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岳美中也凑过去看了看皮疹,那些红点已经淡得近乎粉色,按压后褪色迅速,不再有之前的暗沉感。

    他说道:

    “热邪退得很彻底,胎元也稳了,明天再巩固一副药,基本就没事了。”

    一旁的老太太端着空粥碗,笑得合不拢嘴:“真是多亏了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大夫!下午还担心得不行,现在看秀兰这样,我这心总算落肚子里了!”

    家里的其他女眷这会儿也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对啊对啊,都亏了你们,要不是你们及时来,我们真不知道该咋办了!秀兰怀着娃,昨天烧得说胡话的时候,我们都偷偷抹眼泪,以为娘俩都要遭罪了……”

    这会儿家里的汉子走过来,他对着方言他们双膝一弯,当场就给跪下了,然后哐哐的在地上磕头。

    嘴里不断的说着感谢。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