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随我杀尽蛮贼! (第2/3页)
高量成直接降了也罢,要么就是高氏之兵死伤惨重彻底一蹶不振,要么就是高量成卖主求荣,反正高量成总要占一条。
只要善阐府之事一结束,谁说赵构就一定献不得?
上国要什么,段和誉太清楚不过,要赵构,要脸面,如此两样而已。
赵构就是个物什,好说,脸面不外乎请罪跪拜尊奉进贡之类……
段和誉,已然立于不败之地,但他内心这些谋划,那是一语都不会对人言,到时候自都是被逼无奈之举,还得是个哭哭啼啼的受害者一般模样……
至于头前那些话语,那些说法,与赵构的信誓旦旦……
政治嘛,不就是诸般阳谋阴谋?谁还真与利益过不去?
当然,若是真传来中原之地,烽烟大起之事,那与赵构的信誓旦旦,自也就是当真了,苏武到得广南这么久了,要是有消息,差不多就是最近了……
段和誉也在有意偷偷派人出去探听……也不必派远了,就派两路人去,一路到广州,一路到成都府,如此即可。
成都府的消息,想来比广州那边还来得快,还有一点,若是有起兵之事,成都府必然就在其中,定有举事之人。
便是段和誉与赵构详谈不知几番,对中原之局势了解得越来越多,那苏武之势力,就从来没进过川蜀,若是天下起兵,川蜀岂能不是忠义最多?
谁还不是个聪明人?谁还真愚蠢笨傻?
只管朝会散去,段和誉心情极好,一切自都在他谋划之内,更也在他掌控之中。
却偏偏有一人,如今在羊苴咩城之内也是消息灵通得紧,便是赵构。
他听说段和誉不曾派兵往善阐府去援,着实不解,连忙入行宫来见。
寒暄三五,赵构立马就问:“国主何以不派遣大军去援善阐府啊?”
段和誉显然有些意外,倒也不是意外赵构的消息如此灵通,而是意外赵构怎么这么着急?是真不懂?
段和誉先是不言。
赵构连忙再问:“国主若是兵甲铺展不开,我麾下还有四千来人,可归国主调遣来用,配上一些军械之物,定是悍勇之军!”
还真是赵构,此时此刻当真为大理国整体的局势着想,所谓关心则乱,他倒也不是乱,他满心只有一念,不愿苏武在大理取得一丝一毫的胜利!
“倒也不必,大理兵甲还算充足,至少有八万多兵,还可征召青壮听用,守卫城池,不在话下!那四千人,乃大王最后的精锐,来日定还要往中原争鼎,不可轻易折损!”
段和誉话语说得极为漂亮。
赵构自也是这么想的,有这四千人,来日只要各处烽烟一起,苏武必然立马疲于应付,他带人从大理出去,去广南也好,去川蜀也罢,乃至双管齐下,赵皇子大旗竖立,岂能不是一方雄主起步?
却是赵构还劝一语:“国主当立马派兵去援善阐府才是啊……”
却看段和誉忽然面色一沉,看了看赵构,一语来说:“大王当真不知?”
赵构摇了摇头……
“大理高氏,岂不就是大宋苏武?”段和誉一语低沉。
赵构双眼一睁:“竟是如此?”
段和誉不言。
“那那……那……”赵构思维无数,心中分析不断,之前没有多想,此时再想……岂不当真如此?
高量成,年少有为,麾下都是心腹精锐悍勇,还有无比的功勋光环在身……
这也太像了……
赵构一语:“那国主之谋,真乃奇谋也!难怪昔日那姓高的小子如此上蹿下跳,竟是此般……我那父皇,就是明白得太晚了,才让那苏武当真坐大,国主却是早早察觉其中,应对及时啊,应对及时……”
赵构话语之中,岂能不是唏嘘……
若是昔日,他那父皇早早察觉,提前防备,大宋社稷,焉能有今日之祸?
唉……
可惜,时光不能倒转……
段和誉被赵构说得真有几分自得模样,笑着一语:“大王安心就是,自去歇息……”
赵构起身一礼拜别,心情着实不佳,缘何人家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何以人家就能如此稳得住家国社稷?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父亲父亲,你怎么就是这么一个父亲呢?
赵构,不过也是个小小年轻人罢了,思绪了,真也起这些埋怨心绪……
却说善阐府城池之下,三十七部蛮,大小头领,聚集在议。
这个在说:“高家人好大的胆子,十数万军就到,他们还不开城投降!”
岂能不真是十数万军?苏武三万余,在广西邕州雇佣了四万左右,又到大理国内弄来了三十七部一万多人,还加上广州梧州等地征召的民夫辅兵之类,来来去去,就是十数万之多。
昔日里,三十七部蛮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四万人,也能打破善阐府,如今之局,善阐府岂能保得住?
便又有人说:“高家之狗,那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昔日就是如此,今日也是这般,只待咱们真打一打,他们就会吓得开城了……哈哈……”
这一语来,众人都在笑。
人是记吃不记打,众人何以这般?便是真记得昔日打进善阐府时的那份畅快,把高家人杀得无数,把那大理国主赶得仓惶而逃,城内达官显贵家的女子,那自更不用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