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2章 朕绍承天命,御极垂裳。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42章 朕绍承天命,御极垂裳。 (第1/3页)

    女子学堂在建,程小娘与李清照一并,还带着孟玉楼与扈三娘,那是忙得不亦乐乎,还有不少人参与其中,比如武松之妻花小娘……

    甚至程霁月还亲自在京中招揽学生……

    武松回来了,他要接手一件事,天下各地学堂建设之事,这件事,苏武早已与他说好,看中的就是武松那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脾气……

    岳飞在忙着筹备西征之事,韩世忠在筹备征伐青唐吐蕃之事……

    草原各部,最近首领都在入京觐见天可汗,一来是天子请他们来汴京看看,二来是此番天子大赏诸部,众人自也来拜谢,也多少带点回礼之类……

    征伐高丽之事,还要等等,因为需要准备的事情更多,首要就是海上水师的炮舰建造与操练……

    其实,高丽很难打,高丽北部山林极为广袤,且许多也很险峻,从汉开始,到隋唐,高丽人在北部建立了极多的城池堡寨,特别是许多堡寨都是依山而建,所以很难打。

    海路,必须要走,所有准备必须做到位,这般国家大事,苏武自是容不得失败的……

    天子最近忙着殿试,能入殿试之人,其实就都已经是进士了,以往的殿试,是很少刷人下榜的,甚至很多时候就不刷人下榜,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程朱理学之程颐,就被殿试刷下来过,倒也不知原因……

    殿试,一来是让众多考生与皇帝见一面,绝大多数进士,大概一辈子就见这一次天子,显然官场上的竞争之大,也是无以复加,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基层转悠,难再登天子之堂。

    二来,自就是分个名次,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这里面也有区别,一甲基本上就进翰林院了,二甲要通过考试才能进翰林院,三甲就外放了,七品八品……

    通俗来讲,这是组织关系,一甲的组织关系就直接在中央,二甲努努力再考考,也在中央……

    三甲,绝大多数人,这辈子与中央无缘了,除非是那等能力出众之凤毛麟角,亦或者世家大族人脉绝顶……

    殿试,天子沐浴焚香,穿戴整齐,冕旒在脸,不苟言笑,甚至一动不动,端坐福宁殿高台之上,统握元枢。

    大殿之内,摆放了数百条案,今年取士,三百人,条案自就是三百之数。

    众多考生早早在左掖门等候多时,只待开门,由礼部官员带着入殿,然后拜见天子。

    接着各自入座,许多人早已是两股战战、汗出如浆……

    有些人甚至紧张得连砚台都打翻了,好在,有人会来收拾,也不会真有人责怪与他。

    自也有人,头是低着的,但努力去抬眼,想看一看天子到底长个什么样子,其实也看不到,或者说看得很是隐隐约约,毕竟天子脸上珠帘一片……

    其中也有礼节,天子不可直视,也是大罪。

    苏武只管如庙宇塑像一般坐着一动不动,便是政治的严肃,国家的威严!

    这份威严,是一定要保持的,对内对外,都是如此!

    权力是什么?其实就是管制,是束缚!

    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管制与束缚,特别是在治理国家的官场里。

    是苏武对所有官员的管制与束缚!乃至给所有人带来心理的压力,甚至可以是敬畏,加一点惧怕。

    为何如此?

    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这个国家行政系统能真的把事情办好办妥。

    若是无有这份威严,失去了这份管制束缚,权力也就没有了,国家也就要糟了!

    这个道理,说起来听起来,好像觉得有些反人性,或者不合理。

    但一个组织,内在运行成功的逻辑,必然如此。

    此事,就是与人性斗争,说是压榨也好,说是强权也罢,上位者,斗争的就是下位者的人性……

    绝大多数人,没有谁天生不喜欢享乐,就喜欢工作与吃苦!

    特别是那一类已经获得一定社会地位与钱财的人,更是如此,这一类人,要想他们吃苦工作,就更要去强有力的管制与约束!

    说的就是官员!

    所谓权力的威严,政治的严肃,管制,束缚,就是逼着人放弃太多的享乐,不喜欢也得工作与吃苦,否则后果承担不起。

    老祖宗几千年,就说透了这件事,所谓“大人虎变”。

    要说具体事例,不说远了,就说赵佶,赵佶之轻佻与不严肃,就是他失去国家的悲剧人生的最根本原因。

    换句话说,赵佶,其实早就失去权力了,并不是苏武让他失去了权力。

    这个道理,苏武懂得,祖宗几千年就懂得,但这个道理,哪怕千年之后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好似不太懂,都好似慢慢在把政治的严肃性主动消解了去。

    殿试更像是一个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