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江南汉服 (第1/3页)
周慧连忙点头,拿出手机把香丸拍下来,又对着研钵、香材拍了好几张照片:“我要把这些都画进设计图里,比如设计一套‘闻香系列’汉服,每一套对应一种香方,裙摆上绣香材的图案,再配一个同款香丸的香囊,这样一套汉服就是一个完整的‘江南意境’。”
徐佳莹笑着补充:“还可以在汉服的领口绣上香方的文字,用小篆字体,既雅致又有文化感,别人问起时,还能讲背后的香材故事。”
临近中午,四人一起动手,把晾干的香丸装进小巧的锦囊里。
这些锦囊是徐佳莹之前用边角料绣的,上面绣着小小的兰草、桂花图案,正好用来装香丸。
赵姨拿起一个锦囊,放在鼻尖轻嗅:“这样的锦囊,不管是挂在汉服上,还是放在书房里,都是极好的。你们把苏绣、制香结合起来,这就是老手艺的新用法,比单纯的香丸、绣品更有新意。”
午饭时,赵姨特意做了几道江南特色菜。
清蒸白鱼、响油鳝糊、桂花糖藕,还拿出自己泡的青梅酒。
几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周慧说起乌镇的蓝印花布作坊,赵姨则分享了年轻时在香料厂的经历,徐佳莹和苏木偶尔补充“匠心日记”的拍摄想法,气氛热闹又温馨。
“等你们的汉服设计好了,”赵姨说,“我给你们配专属的香方,让每一套汉服都有自己的‘味道’,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江南雅韵’。”
下午,周慧跟着徐佳莹去了缂丝坊。
沈师傅正在织一块兰草纹的缂丝面料,看到周慧带来的汉服设计图,立刻来了兴趣:“用缂丝做汉服面料好啊!缂丝耐用,又有质感,而且能织出精细的纹样,比普通的锦缎更有特色。你看我这块兰草纹,要是做汉服的披帛,肯定好看。”
周慧指着设计图上的齐胸襦裙:“沈师傅,我想在裙摆织上缠枝莲纹,不用太复杂,简单的线条就行,您觉得多久能织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