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六章 萌生想法  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八百一十六章 萌生想法 (第3/3页)

。”

    他还给出了具体建议:“工作室可以定位为‘江南传统工艺体验与传承基地’,既做文化传播,又做手艺传承,还能结合平江路的文旅资源,吸引游客体验,形成良性循环。”

    在陈教授的牵线下,他们找到了一处位于平江路附近的老宅子。

    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两进院落,白墙黛瓦,木门上雕着简单的缠枝莲纹,前院有一棵几十年树龄的桂花树,后院还有一口老井,水质清澈。

    宅子的原主人是一位退休的语文教师,姓王,听说他们要做传统工艺传承,爽快地答应出租。

    “这宅子空了三年,我一直舍不得租给做商业的,你们用来传承老手艺,是这宅子的福气。”

    周末,徐佳莹、苏木、江源、林晓雨,还有沈师傅、赵姨、李奶奶,一起去老宅实地考察。沈师傅一进前院,就指着靠窗的位置说。

    “这里光线好,适合放缂丝织机,学员学织缂丝时能看清丝线的走向,不会伤眼睛。”

    赵姨则看中了后院的角落:“这里通风好,远离火源,适合做制香区,秋天桂花落了,还能直接摘桂花做香材,方便得很。”

    李奶奶走进后院的小厨房,摸了摸灶台:“这灶台还能用,稍微修一修,就能教大家做苏式点心,用土灶做的定胜糕,比煤气灶做的香多了。”

    江源拿着画笔,在笔记本上快速勾勒老宅的改造草图:“前院的墙面可以画一幅大型壁画,内容是‘江南工艺传承图’,把苏绣、缂丝、制香、古琴、苏式点心都画进去,还能加上咱们这些人的形象。”

    “中院的交流区,摆四张八仙桌,墙上挂大家的画作和照片,后院的工作室,给每位手艺人留一个专属空间,放他们的工具和作品。”

    林晓雨则举着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老宅,计划做成“老宅变身记”系列短视频,记录工作室的改造过程。

    改造工作很快启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