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想法 (第2/3页)
名款,肯定能打开市场。”
    徐佳莹也帮腔道:“沈师傅,王丽在上海做过很多成功的文创项目,有她帮忙,咱们的缂丝肯定能走出苏州。之前‘江南匠心坊’的体验课,很多年轻人都问能不能学缂丝,只要有系统的课程和有趣的产品,肯定有人愿意学。”
    苏木补充道:“咱们还可以申请非遗扶持资金,把缂丝坊改造成‘缂丝传承基地’,既做生产,又做教学,一举两得。”
    沈师傅沉默了片刻,终于重重点头,眼中泛起光亮:“好!我信你们年轻人一次!只要能让缂丝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这门老手艺,我什么都愿意配合。”
    当天上午,四人围坐在织机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王丽结合自己的经验,细化了推广方案。
    线上每周更新三条短视频,分别拍“沈师傅的织丝日常”“缂丝纹样的故事”“缂丝产品的制作过程”。
    线下每月在“江南匠心坊”开两次体验课,沈师傅亲自授课,教大家织简单的缂丝书签。
    产品方面,先开发“兰草”“水纹”“桥影”三个系列,下个月就启动设计。
    傍晚回到小院,王丽还在兴奋地对着电脑完善方案,屏幕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推广细节,连短视频的脚本都写好了。
    忽然,手机“嗡嗡”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邢梦洁的视频通话请求。
    “丽姐!佳莹!苏木!”视频刚接通,邢梦洁的大嗓门就传了出来,她举着手机转了个圈,身后是苏州站的红色的站牌,“我出差到南京,特意绕路来苏州啦!还给你们带了个‘特殊嘉宾’!”
    说着,她把手机镜头往下移,对准脚边的宠物笼。
    呆胶布正趴在里面,吐着舌头,看到屏幕里的徐佳莹,立刻摇着尾巴,用爪子扒拉笼子门。
    “呆胶布也来啦!”徐佳莹惊喜地凑到屏幕前,“快到小院来,我们刚从缂丝坊回来,还带了沈师傅织的缂丝边角料,正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