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胡氏兄弟,入城与蔡云洲【疯狂求票,月末必爆】 (第1/3页)
呼…………
长青谷极北区域,正值日间
雪花漫天,狂风呼啸
一条由青木铺成,宽八米的道路自南向北贯通而来。
此处气流虽然强劲,但方向却异常紊乱。
它好似因找不到出口而在胡乱宣泄,将空中的雪花卷成气旋呜呜作响;吹的道路两旁树木东倒西歪;时不时还会刮断山谷两侧岩壁吊着的冰凌,那些冰凌最长的有十几米,短的也有三四米,砸到地面发出的声音自然不小。
飞舞的雪花、摇晃的树木、坠落的冰凌,与空寂无人的青木道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无意间倒是形成了一副风雪古道奇景。
“银龙腾跃,寒光垂野,万壑镌凌,千岩淬霜……”
倏然,道路尽头传来一阵低缓悠扬的歌声。
从声音就能判断出来,是个中年人。
歌声的前四句显然是在描绘冰渊残酷严寒的雪景,所以语气稍显沉重,紧接着那人又继续了:
“冰刃峭,冻云斜,风削千山骨刻痂……”
歌声中阙,继续描绘残酷环境的同时,却又多出了一股抗争的意味,那中年人歌声语气里的斗志也逐渐抬升了起来,继而才语气高亢的唱出了最后一句:
“踏破罡风振袖立,摩敖山兮现云霞!”
“好,胡大叔,你唱的太好了……”
歌声结束,清脆的少女夸赞声随之响起。
道路尽头,这才缓缓出现了一支车队。
车队全员有三十多人,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台木制的两轮厢车,厢车前方各有五人套着铁钎与绳索,显然就是其动力来源;然后就是一辆十米长,五米宽,满载货物的铁轮车,这铁轮车前面有十个人拉,后面还有五个人推,重量显然远超前面的两台厢车。
打头的那辆厢车周围,还有六个人在跟着步行。
六人全都身着棉衣,步伐略微靠前的是两个头戴兽绒毡帽,看着40岁左右,面相坚毅的青衣中年人;剩下三男一女,四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则稍稍落后了两人几步,原因是他们正用手扶着车厢,明显是为了减少车厢行驶过程中的颠簸。
四个年轻人,不是苏氏四兄妹,还能是谁?
“咳咳……”
最前面那个身负镔铁长枪的中年人,听到苏星儿夸奖自己的歌喉,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轻轻咳了两声才笑着道:“星儿姑娘,这首摩敖歌里藏着四个人名,你应该还不知道吧?”
苏星儿闻言一愣,立刻点头表示不解。
倒是她大哥苏景,接过话道:“我倒是了解一点,胡大叔说四个人名,是指四藩的方伯大人,分别是陈仓方伯楚龙腾、河藏方伯傅万壑、蔡丘方伯蔡千山,以及魏博藩镇方伯李罡风。”
听到苏景说出四个人名,胡铁江顿时笑着点头:“不错,就是四位方伯大人的名讳,咱们四大藩镇这么多人,能安安稳稳在摩敖山地界生活两百多年,靠的就是四位方伯大人的庇佑……”
说到这,胡铁江顿了顿,又连忙补充道:“当然,咱们是蔡丘人,最应该感谢的,当然还是蔡方伯。”
苏景四人闻言都没搭话,倒是那些拉车的赶路的,脸上都露出了浓浓的赞同。
呼…………
随着车队进入气流狂暴的路段,不管是前面拉车,还是后面推车的人,压力一下子就大了很多,行驶速度自然而然也慢了下来。
“铁川,跟我去帮忙推车!”
胡铁江倒是很有经验,对着旁边的弟弟胡铁川招呼了一声,赶忙走到第二辆厢车后面,帮着推了起来。
苏景四兄妹有样学样,也走到厢车后面帮忙推车;
苏星儿看着四周风力还在不断增大,忍不住转头询问道:“胡大叔,这里风怎么会这么大这么乱啊?”
胡铁江显然经验极其丰厚,立刻笑道:“因为长青谷内长期有对外气流,因地势和气温原因,谷外气流又会往里灌,两股气流在此处形成了交汇,所以这里的风才会变得又大又乱。”
苏星儿可不笨,听到这个回答,只低头思索片刻,立刻抬头惊喜道:“我们快到青化城了?”
“星儿姑娘真聪明!”
胡铁江先夸了苏星儿一句,然后抬头遥望北方,自己也松了口气,眼中露出一抹喜色道:“不错,咱们离青化,只差最后五公里了。”
“终于要到了!”
苏景四兄妹闻言,表情顿时就松弛了许多。
从元月十二号夜间出发,走走停停到这已经是第五天了,除了正常休息,中途他们只停了一次,就是昨晚在隘口村。
这辆厢车,以及拉车的力夫,就是在隘口村租的。
至于胡铁江和胡铁川两兄弟,也是昨晚他们在隘口村驿站里偶然结识的,两兄弟是从别的村子来的,那满车的货物,明显是他们要拉去青化城卖的。
“夫君,煤快烧完了!”
突然,第二辆厢车里传出一道妇人的声音。
胡铁江听到声音,立刻从厢车后面挂着的皮革袋里取出几块煤石,然后慢慢掀起帘子,用身体挡住外面的寒光,待帘子开口差不多了,小心翼翼钻进去后,反手迅速将帘子给闭上。
看到大哥苏景脸上满是好奇,苏星儿立刻凑过去,轻声道:“我昨天看到了,那厢车里,是胡大叔两兄弟的妻子和孩子,五个孩子里最大的才七岁,最小的还抱在手上。”
难怪了!
那么小的孩子,肯定没修为,不能见光。
苏景困惑被解开,立刻点了点头,可随即抬头看着明晃晃的天空,面色微微一凝,表情顿时阴沉了许多。
不光他,苏旭和苏智也听到了小妹的话,两人自然都不笨,看到大哥表情变化,低头思索了片刻,瞬间就反应过来了,表情也随之低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