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19 谢威这是不准备过了?8亿砸激光跟纳米制造技术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419 谢威这是不准备过了?8亿砸激光跟纳米制造技术 (第2/3页)



    “谢主任,这些官方的话,您就还是别说了吧。磐石1.0微机再不推向市场,到时候市场占有率将会进一步降低……目前咱们的微机,一年出货不足30台,还都都是靠着关系……”

    倪总打断了谢威的解释。

    863重点项目咋了?

    国家能往这些项目上投入多少资金?

    关键目前学校往相关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减少了很多。

    “中科院半导所的JK-3型只有1微米精度,华清大学的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目前精度同样只有1微米,学校的就不说了,到目前只有2微米,还只能用于实验室……这几年因为高考人才跟经费等原因,我们跟这两单位的合作……”

    谢威再次叹了口气。

    早几年,他就有合作的想法。

    奈何,谁主导就成了问题。

    谁都不愿意由其他单位来主导,谢威更不想让其他单位主导——他提出的是采用极紫外光源作为光刻机的光源。

    在全世界范围内,连深紫外(DUV)目前的研制都不是很多,主流的光源还是紫外光源(UV),也就是在哈工大,谢威作为隐形的话事人,才不会有人质疑。

    中科院半导所跟华清大学等,根本就不鸟谢威——现在手里的研究成果都没法跟国外最前沿的比,一旦放弃,之前的研究就白费了。而谢威提出的极紫外光源,目前几乎没有什么基础——这是要利用准分子激光照在锡滴液发生器上,激发出13.5纳米的光源来作为光刻机的光源。

    激光!

    纳米!

    这两种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绝对的前沿科技!

    不仅需要更先进的检测系统,同样也需要精度更高的控制系统。

    “谢主任,咱们要不先放弃极紫外光源?”

    一直沉默的黄先生看着谢威的眼睛,轻声开口。

    “极紫外光源的研究,是不可能放弃的!哪怕学校所有的项目全部停了,也不能放弃!”

    谢威摇头。

    脸上满是坚决。

    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一辈子都不可能放弃。

    无论激光还是纳米制造技术,都是未来。

    “以目前的情况,十年内,都不会有成果。这方面消耗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

    黄先生叹了口气,看着谢威满脸的坚定,表情有些复杂。

    她一直都没想明白在她印象中向来沉稳的谢威,为什么在本就属于半导体芯片生产流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光刻机上会如此“好高骛远”。

    搞基础一些的,先解决有无,积累技术,然后再往最顶级的技术发起冲击啊。

    可谢威直接跳过了前面的技术跟经验积累阶段。

    刘德宝跟倪光南的目光都投向了谢威,希望黄先生的劝导能管用,这事情,刘德宝等人可是劝了谢威不知道多少次。

    没用!

    “这事情就不说了。李瑞主任将会牵头,整合华清、中科院半导所等单位的力量,重点公关……”

    谢威直接拒绝谈这话题,“激光跟纳米制造技术是不能放弃的!除非我对学校没有任何影响力。”

    态度坚决到让人难受。

    “两位,等过几天14厂以及华峰的技术负责人过来,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讨论。”

    直接下达了逐客令。

    黄先生看着谢威满脸的坚定,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叹了口气,起身离开。

    “谢主任,经费的问题……”

    “经费问题已经解决了。”

    刘德宝的话打消了倪光南的顾虑。

    “谢威啊,极紫外光源这块的技术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消耗经费也太多,要不咱们缓一缓?先搞预研?”

    谢威只是看着刘德宝,不说话。

    “好吧~好吧~反正我还有大半年就退休了。”

    被谢威的目光看得有些难受,刘德宝最终败下阵来。

    “你不该去找黄先生跟倪总来劝我的。”

    谢威的话,让刘德宝满脸尴尬。

    他没有否认。

    “咱们缺乏太多基础配套,极紫外光源的研究,不只是涉及激光技术跟纳米制造技术,同时还有配套的计算机控制、精度更高的传感系统、更高精度的电子显微镜、超高精度的制造工艺……”

    说到最后,刘德宝说不下去了。

    他知道谢威是为了以后的布局。

    可消耗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

    “咱们去马教授那边看看吧。”

    谢威没再说话,而是提出去光电技术系一趟。

    1970年,50年代创办核物理专业的马祖光教授,创办了学校的激光专业,现在已经改为光电技术。

    而这位马祖光教授,在81年结束访问学者生涯归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