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燕军给他准备的小惊喜 (第1/3页)
何为乱世虫?
典籍上的记载是:生于天道夹缝之中,因七法交织而生,可乱世间法。
说人话就是:这种虫子最大的作用就是“搅乱天道七法”,最正确的用途就在阵道上。
阵道是一台精密的“借力仪器”,借天道伟力而实现凡人不可达之目标。
阵道的天道法则、各种规则,严苛至极。
若有乱世虫出现,阵道必现缺口!
真正的大周天阵道,它能否乱之,姑且不论,林小苏目前能施展的“大周天小阵”或者叫“伪大周天阵”,这乱世虫肯定是可以打开缺口的。
最要命的是,这青铜盒中装的是一只母虫。
只要释放,接触到天道七法,它就会不断衍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千万……
林小苏后背,隐有凉意。
幸好提前布局,提前来到敌军军营,精准选择这位役兽师,要不然,纵然自己悄无声息地布下“大周天小杀阵”,这着关键的变数,依然有可能会导致功败垂成。
对方布置的“小惊喜”就只有这个吗?
并不止!
林小苏从这位役兽师即奴的识海中,得到了最终的答案。
即奴的使命,就是破解雪衣侯的阵道。
他并不是以要雪衣侯项上人头的。
真正要他人头的,另有其人。
此人名济凡,是个和尚,出自佛道当世三大殿堂之一的“普济寺”。
他就在另一座被银甲保护的帐蓬中。
林小苏的感应力越过他与那个和尚中的数百军人,到达那座账蓬,他感应到了此和尚的战力,该当是执道一境之巅。
这样的战力,当然是此刻林小苏的劲敌。
但是,凭这样的战力,就能确保摘下他的脑袋?
林小苏有几分纳闷。
即奴役兽师,识海中也没有这个和尚具体的战斗法门,他也无从得知其具体的杀戮绝招,只知道燕国统帅燕荒极为器重这个和尚,似乎非常确信,只要济凡出手,必定可以杀掉苏林,无论苏林前期有何种战果,都不会发生意外。
那么,他究竟有何倚仗?
林小苏坐在窗台边,干枯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光洁的青木茶几,一时百思不得其解。
仿照眼前的夺舍,直接夺舍这位济凡行不行?
这是不可能的事。
佛门虽然在林小苏的字典中,没几个正面形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佛门高僧的元神大多强大得很。
林小苏离开了原始肉身,离开了七法同在的轮海,单凭一尊元神,可对付不了这位执道,盲目行动,万一这尊元神被对方以佛法锁住,反向探测,那麻烦就大了——他绝不怀疑,佛道在元神领域的造诣。
时间一分一分过去。
夜也一点一点撕裂。
重新露出了北国的阳光。
阳光穿透云雾,洒落折云台。
空中狂风呼啸,台上大旗招展。
最上方的大旗,凌天而立,黑底龙章,大荒军旗。
而军旗之下,一人仰面遥望群山,他的脸上,半寸胡须根根如铁,他的身上,一套血色盔甲,宛若血龙盘旋。
他,就是三军统帅血龙将军。
往日的血龙,在战场之上,杀千万人而风轻云淡,但今日的血龙,有几分激动。
因为狂狼向他汇报,有一人今日会来折云台。
这个人,是救他出天牢最关键的那个人。
这个人,是向陛下进言,让他血龙重回折云台的人。
这个人,还是短短半年时间,演绎从心阁到朝堂高官之变的,史上最传奇的侯爷:雪衣侯。
空中云卷云飞。
三条人影踏空而至。
左右两侧,俱是国色天香之美女,中间一人,帅气俊逸身着雪衣。
正是林小苏,胡姬和青莺到了。
血龙一步踏出,躬身行礼:“参见侯爷!”
他是三品军职。
林小苏是三品文职,外加侯爷。
不管是官职,还是爵位,亦或是昔日的恩情。
林小苏都足以受他这一大礼。
但林小苏脚下一动,虚空落在他面前,手轻轻一抬,托住他的双臂:“血元帅无需大礼,本侯今日前来,只是作为元帅之军师,为我大军谋一制敌之策。”
折云台上的各路将领全都大喜。
血龙哈哈一笑:“侯爷下江南之时,已将兵道精髓层层演绎,张滔视若兵道圣师也,今日入我折云台,三十万大军有福也!侯爷请入帅账!”
“元帅请!”
一行人进入大帐。
帐中,大旗旗杆立于正中,下方是一幅巨幅地图,大旗所插的位置,正是地图所显示的位置,大旗一展,地图似乎活了过来,他们人在帅帐,却似是身在旷野。
张滔向林小苏全面汇报……
两方人数总体持平,俱是三十万上下,但以战力论,对方远胜。
因为对方乃是燕国最强的军团之一血火军团。
去年年前大战开战之初,这边的军队算是见识到了何为燕军最强。
那不死不休的战斗意志……
那人人俱在窥天之上的修为战力……
那高度强化的战刀、战矛加战甲……
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攻破了折云台。
那一战,血龙将军都受了伤,底下将士死伤七万有余。
如果不是战事实是凶险,以血龙百战沙场从不先退的惯例,是断然不可能向陛下求援的。
自从镇天战队参战之后,总算稳住了局面。
而后来,燕国那边爆出了燕国国君的丑闻,对方士气大挫,战局才渐渐变得轻松……
张滔说到这里,血龙补了一句:“打击对方士气,张滔居功至伟,那首流传全军的歌谣,就是他亲手编的歌词,亲自安排人传入燕军军营的。”
林小苏笑了:“燕国国君心门种,边关血战为了谁……是这首吗?”
整个帅帐的人都笑了:“正是!”
血龙道:“此歌一经流传,燕国士气一落千丈,若不是这连番操作,昨日侯爷召唤镇天战队,恐怕我等还无法抽出人手策应侯爷。”
张滔很不好意思:“元帅莫要如此称赞,末将也是在下江南之时,跟随侯爷学到了一点点兵法皮毛,全是侯爷的教导,这首歌能快速流传,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因为其曲调绝妙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