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影响在持续 (第1/3页)
《国术演义》上个月电子稿费超过11万的消息,传到无数人耳中,仍在产生种种效果。
如:写过《天帝转生》,目前正在起点连载《七十二变》的教书匠。
教书匠,是他的笔名,他真名是薛平。
他本是一所乡镇中学的语文老师,明明很有学问,却因为天生嗓门低,大声讲课时的嗓音总是变得尖细,而被学生们私下里取了个“太监”的绰号。
原时空,他并没有写过网文。
但现在这个时空,他在曹胜作品和事迹的影响下,尝试着走上了写作网文这条路。
他的文风并不轻松。
他的作品风格,比较接近传统文学。
不过,他从小看过的各种书,确实很多,很有学问。
文笔也很不错。
写文的运气也算不错,他写的第一本《天帝转生》就在湾湾出版了繁体。
目前在起点连载的《七十二变》,同样出版了繁体,只是因为文风比较厚重,不够轻松愉快,而在起点的人气不是很高。
但他这本书目前也在起点上架了。
只是订阅数据并不出众。
目前这本书的平均订阅只有600多。
当他在网上看见中原一点灰上个月的电子稿费,竟然有11万的时候,他惊讶之余,就是反复审视《国术演义》这本书。
想看出这本书稿费能高到那个程度的原因所在。
以及,这本书比自己的《七十二变》强在哪些地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他怀着这样的念头,将《国术演义》的书名、简介、目录、正文等等,全都重看了一遍。
自从曹胜在起点发表这本作品,薛平其实一直在追更新。
但之前他没有仔细品鉴,只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享受这本书带给自己的惊喜。
而最近,他开始仔细分析这本书的成功之处。
“新意?”
“文风?”
“剧情紧凑?”
电脑前,他重新看《国术演义》的时候,口中不时自语。
他以前是教语文的。
以他语文老师的眼光来看曹胜这本《国术演义》,其实能发现很多问题。
比如:分段太随意了,经常一句话就当作一段。
比如:景物描写太简洁了,不够细致。
还比如:有些配角的描写严重不够,角色脸谱化太明显。
等等。
可是,让他皱眉疑惑的是:《国术演义》里这么多问题,自己在看的时候,却感觉很舒服、非常爽。
这是什么原理?
他思索良久,再跟自己的《七十二变》作了一番比较,才渐渐意识到《国术演义》的分段虽然很随意,经常一两句话就当作一段,并不符合分段的标准。
但在电脑上看的时候,却因为这样的分段,让自己的眼睛很舒服。
相比之下,自己写的《七十二变》常常有数百字长度的大段落,看得眼睛很难受,每次眨眼后,都要寻找一下自己刚刚看到什么位置了。
而景物描写?
站在读者的角度,好像并不喜欢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
至于配角描写笔墨不够,角色脸谱化太明显的问题,他渐渐也看出了门道。
《国术演义》中,主角角色的塑造其实很成功,并没有脸谱化的感觉,而那些脸谱化的角色,基本上都是为了烘托气氛的角色。
让这些角色脸谱化,其实能节省很多笔墨,让书中的剧情快速推进,而不至于显得剧情拖沓。
越看《国术演义》,薛平感觉自己的收获就越多。
不过,他收获最大的并不是这些。
而是《国术演义》这本书创造的全新的修炼体系。
明劲、暗劲、化劲……
练法、打法。
等等。
全新的修炼体系,对他的吸引力极大,他相信这套修炼体系对其他读者的吸引力也极大。
而自己的《七十二变》呢?
读者一看见这个书名,就会联想到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对喜欢孙悟空的读者来说,这个书名应该有些吸引力,但完全说不上全新的修炼体系。
“如果我也能创造一套全新的修炼体系?”
薛平若有所思地自语。
随后,就开始搜肠刮肚,试图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