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你来的正好  文豪198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0章 你来的正好 (第1/3页)

    陈小旭现在的名气比从前大得多!她在巴老的改编剧《家春秋》中出演一个主要角色,已经是个大明星。

    现在呢,却要替怀孕的张俪跑上跑下,办这个基金会。张俪觉得特别抱歉:“当初说好了,我来做生意,你来追求梦想……结果现在我总是要你来帮我的忙,小旭,我离不开你。”

    陈小旭真和张俪情同姐妹,一听到这话,立刻就抱住她:“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我们俩永远都不会变!”

    张俪便放手让陈小旭来做事。

    随后她发现,陈小旭居然有许多经商的天赋。

    陈小旭平日是一个急性子,爱恶作剧。做起事来却正好相反,她雷厉风行,又不失温柔,尤其擅长记忆力。一个基金会主办下来每一环节要遇到许多人,陈小旭竟然能把这些人都记住。

    下一次再来,陈小旭还能和那些人打招呼。

    余切这个基金会,暂且命名为“余切基金会”,专注于对高校教育下的贫困学子进行补助,因为现在确实没有相关规定,所以“余切基金会”和儿基会是合作关系。

    在明面上,余切基金会是个挂靠在儿基会下面,独立运作的个人基金会。

    余切刚拿到的六千块钱稿酬成了基金会的初始资金,恰好,他福门托奖的奖金也打了过来,都换成了人民币。余切通通打进了个人基金会的账户,这下就成了个拥资三四十万的基金会。

    在八十年代,这绝对不算小了。

    茅盾先生当年捐助出他一生的稿酬来办文学奖,也不过就十五万而已。余切基金会有一个极好的开头。

    “个、十、百、千……万!三十七万还多!”陈小旭数着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心底里全是震撼。

    这么多钱,真就交给我俩看着了!

    因为是个人基金会,没有股东,只有会长和副会长,这两人分别是张俪和陈小旭来担任。

    余切是余切基金会的创始人,但除了捐了那一笔钱之外,他几乎不参与日常管理。

    这笔钱实际上就是她们来支配的。

    她们可以给自己开工资,自己决定投资项目。张俪带头拿了个零元,她一分钱也不要,但她给陈晓旭开了12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这一时期京城高校教授的薪资。

    因为在这一段时间,实际是陈小旭在跑上跑下,非常辛苦。

    陈小旭拒绝了。

    十月中旬一天,余切开车到广播学院接送张俪。这天“余切基金会”正式挂牌成立,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周。

    余切豪情万丈道:“我们的基金会有了自己章程,有了验资证明,有了自己的理事会——只有我们仨。还和京城这边的领导、儿基会的主管干部沟通过四五次,办公场所和账户都有了。”

    “一周就办下来了!”

    “张俪,你不愧是个小天才。你太适合做生意了!等孩子出生后,你要是还想做生意,我资助你一些钱,尽管去做。赔了也不要怕,只管找我拿。”

    余切记得:张俪原时空是个成功的房地产商人。

    建一套房子来卖不知道要走多少程序,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很麻烦的事情,有个说法是最多要走二百九十多个程序!

    再过几年,大莲的王总,就该要创立万达了吧!他办企业,一开始就被走程序折磨得快疯了——任何一个章都不会白盖,既要吃饭喝酒,又要联络感情,而且不能空手而去……久而久之,给王总的身体都快喝垮了。

    结果余切这基金会却搞得这么快。

    说实话,要不是余切是穿过来的,他真要怀疑张俪和陈小旭也是穿过来的。

    张俪听到余切的话,却没有邀功,而是说:“其实是小旭来办的。”

    “她办的?”

    张俪点头,又重复了一遍。“就是她来办的,我做了个甩手掌柜。”

    余切不觉得奇怪!陈小旭原时空开广告公司,做影视制片人,这一行也很麻烦,需要个八面玲珑的心。

    “说明陈小旭也会做生意,她也聪明嘛。你俩之前测智力,不是一模一样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张俪回家后,在心底里想着这句话。

    从前她理所应当的认为,她来做生意,陈小旭去演戏。也许陈小旭也可以做一些生意,但不能比张俪的大,也最好不是传媒相关的,因为两人之间要有一个先后。

    现在张俪却觉得自己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