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里斯本丸号  文豪198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2章 里斯本丸号 (第3/3页)

“假冒有外国亲戚”的事情也很多!更不要说假装救了外国人的!

    而且,余切追查下去,他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如今日本稿酬占了余切相当一部分收入,余切彻查这件事情,显然会损害他在日本的稿酬,也损害他在日本的名望。

    在获得福门托奖,又被松永二平以“预言家”写在《朝日新闻》上后,余切早已是很有知名度的中国作家,他几乎快是另一个“大鲁迅”。

    很多日本作家都夸赞余切的成就。

    大江健三郎说“余切是亚洲在西语文学上的第一人,而且不仅于此。”

    和他长期关系友好的井上靖等人,用“这一代的巨匠,无上的天才”来形容余切的成绩。因为越是发达国家,越是清楚余切在欧美世界中的成就之大,之难。

    这些赞誉,都有可能随着余切的调查深入下去,而消失殆尽。

    恰逢此时日本几家书社打听余切在伦敦的住处,主动找上门来。

    他们希望出版余切的几本书,而且肯定能给到比岩波书库更高的价格。

    卡门打电话询问余切的意见,以及能否为余切作为代理人谈判?

    余切答应了。

    之后,出于尊重,卡门又传真了一份文件过来,纸上写有初步谈判对象,有这样几个出版社负责人会前来伦敦:

    他们是讲谈社和角川书库,以及长期合作的岩波书库。

    其中讲谈社是日本数一数二的综合性出版社,而角川书库专注于出版,一系列国人熟知的推理都由角川书库出版,而且他们有自己的实体书店。

    岩波书库确实最为高端,但实力要明显逊色于前两者。

    卡门在文件上是这么写的:你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遥远的“外国文学家”,你是一个真正具备知名度的大人物,岩波书库也许不是你的最好选择。

    这份文件被钱忠书看到了。

    他很知道现在日本的经济有多发达。坦白说,这一时期的日本,比眼下他们游历的任何一个欧洲大国都要更加发达。

    日本有一批对华友好的左翼作家,又长期对大陆文学家进行交流和赞助,两国在文化上相通之处颇多……在许多内地作家看来,因为一桩无人追究的旧闻,而彻底得罪日本是不明智的。

    钱忠书有天忽然道:“日本人喜欢鲁迅,是因为鲁迅死了。如果鲁迅活着,日本人很快会受不了他的批判。”

    余切道:“那也要说啊,如果不发声,那就不是鲁迅了。”

    “你其实不够了解鲁迅,也不够了解日本人……鲁迅不如你想的那么伟大,在晚年,他也会因为稿酬不济感到忧心,面临权势人物的血腥威胁,鲁迅也知道躲进租界避难!尤其是在他有了孩子之后,他没有像以前那样锋芒毕露了!”

    “要知道,无论你腰板多么硬,你也是要用钱的,没钱难倒英雄汉!而且铁打的人也挨不了一颗子弹!”

    余切知道,钱忠书这是在劝告他,这是肺腑之言。

    因为钱忠书一生很少谈论鲁迅,他觉得内地将鲁迅神话了太多,有诸多时代因素,而把海外作家的文学功绩,贬斥了太多。

    去年钱忠书主持“鲁迅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他道:“鲁迅是个伟人,他人物愈伟大,可供观察的方面就愈多;‘中外文化’是个大题目,题目愈大,可发生的问题的范围就愈广!”

    “中外一堂,各个角度、各种观点的意见都可以畅言无忌,不必曲意求同。”

    这是赞同鲁迅吗?

    这显然是常见的文人笔法嘛,暗戳戳的说“不必曲意求同”,意思是可以批判嘛。

    此刻,钱忠书却觉得,余切简直比鲁迅还鲁迅——而且是那个后世神话出来的鲁迅。

    余切道:“人就要活一个通透。我才二十来岁,不必做那些避难之举。”

    “你不担心财物上的损失?你不担心被暗杀啊!”

    “我怎么不担心?担心就不做了?”余切也觉得这件事情棘手。

    但很快,他又不以为然起来,“我倒不用躲进租界,大不了回国写,不需要靠什么租界,我们有东风导弹,只要我不背叛自己的同胞,全天下人都反对我又如何?”

    “他们改变不了这十亿人的意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