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成了唯一 (第3/3页)
小钢炮本来还想插科打诨一下的,不过想了想,自己也是国内华语电影记录的保持着,似乎再这样说就有点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了,那就官方一点吧。
“三金大满贯需要作品兼具‘作者表达’与‘普世共鸣’,曹导完全做到了东西方美学的平衡,这是对导演职业精神的最高致敬,也是华夏电影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记者都有些傻眼了,这还是那个“大嘴巴”的小钢炮吗?
你不是最喜欢喷人吗?
什么时候会说这么“官方”的话了?
小钢炮暗自有些得意,这些破记者的来意,他还能不知道?老子又他妈不傻,好不容易搭上了曹阳这条线,没看到曹阳接连给了自己两部电影了吗?
老子不好好“供着”曹阳,难道还能喷他不成?
曹阳地位越高,老子肯定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真把老子当傻子吗?
不过,曹阳那小子也真是牛逼。
前几天华亿的陈国福还信誓旦旦的吹牛逼呢,说曹阳不可能拿到大满贯,西方不允许……这已经不是电影的事,是其他方面的延伸。
自己当时还觉得这弯弯人说的有道理呢。
尼玛,差点被唬住。
一般人不可能,但曹阳是一般人吗?
只要相信曹阳那小子就对了!
“陈导,您对曹阳导演获得了三金大满贯怎么看?”
陈凯哥也不可避免的被相熟的记者问到了这个问题。
对此,他是十分郁闷的。
昨天晚上刚从柏林回到国内,今天就听到了这样的消息,真是让人……唉。
他知道曹阳会拿奖,但哪里能想到,曹阳真拿到了金熊啊。
老陈跟老谋子的感受是不同的。
老谋子可能有羡慕,有少许嫉妒,也有对自己的自艾自怜。
但老陈却是最直观的对比者——先是跟《小丑》在票房上碰了一下,完败;接着又跟《如父如子》在柏林碰了一下,还是完败!
谁能理解这种感受?
老陈本来不想接受采访说什么的,但是,他又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奖项是时代机遇与个人才华的碰撞,大满贯是个人才华与时代机遇的双重馈赠,是华语电影黄金时代的延续。”
说完这些,老陈想了想,又补充道:
“欧洲三大奖是艺术电影的‘圣杯’,大满贯意味着获奖者已经跻身世界级导演行列,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奖项与本土观众的脱节,这才是最应该警醒的。”
记者不由得的暗自欣喜,他当然听出了陈导的意思。
前半段似乎有点不服,说是时代的机遇,另外的意思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黄金时代的延续才能让曹阳达成这一成就。
什么是黄金时代?
当然是他跟老谋子等人在欧洲不断的“打拼”才造就的黄金时代。
还有后面的话,内在的意味,就是站在前辈的身份上进行“教育”。
只不过,老陈说的有些含蓄而已。
江文就直接多了。
“大满贯?还不错,曹阳导演的电影有……那么两三部吧,还是很牛逼的。不过,欧洲奖杯就是锦上添花,电影最终要服务观众,要让观众说牛逼才行。”
柏林电影节的颁奖典礼是2月15日,奥斯卡的颁奖典礼是2月22日,只相差一个星期。
曹阳拿到了金熊后,当然不能马上回国或去老美。
柏林这边的一些必不可少的聚会要参加,官方举办的记者会,官方举办的答谢晚宴,还有迪特私人举办的聚会……
他如今是三金大满贯了,欧洲这边的文艺圈,肯定也要邀请他进行小圈子交流。
这些也要参加。
别的不说,《如父如子》的欧洲版权要卖吧?
若是曹阳因为拿到了三金大满贯就不理会这些小圈子了,今后还卖不卖华语电影的版权了?
另外,因为有了三金大满贯,曹阳在欧洲文艺圈的话语权肯定又要上升了,那么对于欧洲三大一些奖项,也就更容易影响了。
难道要放弃这些吗?
一套流程走下来,怎么也要耽误三天左右。
这样一来,他就没时间回国了。
只能借助央视的采访,对国内说声抱歉,解释要去参加奥斯卡,等奥斯卡结束了再回国。
国内也能理解。
《小丑》拿到了奥斯卡十三项提名,这部电影是今年最大的热门之一。
北电和官方也盼着,《小丑》能在奥斯卡上大胜。
要是三金大满贯再加上奥斯卡的大胜,那就更美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