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伟大的中国导演,让水晶宫“第一次伟大”! (第2/3页)
都呼在他的肥脸上。
你踏马的也是遗憾弔替不再的洗衣粉是吧?
两人笑谈了几句聊回正事,哈维示意刚刚初步聊完的几个发行方:“英国本土最大的娱乐电影发行公司也来了,其余的无非是福克斯、华纳和派拉蒙三家。”
“刚刚算是都聊了一通,你现在有没有意向?”
路宽不大吃得惯带嘤的“屎味巧克力”白人餐,尝了几道算是可以下口的就放下刀叉,指着面前的餐盘。
“派拉蒙就像这道传统哈吉斯。”他说的是一道苏格兰名菜,“名头响亮,底蕴深厚,老牌绅士喜欢,不过不适合我们。”
“华纳嘛……”他嘴角微扬,目光投向另一桌,“则像这盘装饰华丽的牛肉腰子派。酥皮烤得金黄诱人,看上去热气腾腾,是宴会上撑场面的硬菜。但里面的腰子处理不好,就容易带点腥气,吃多了也腻。”
“我们在北美同环球就没有太多合作,他们的DC和北美问界的漫威也存在竞争关系,刚刚一见面就要求衍生品开发的权益,趁早作罢。”
哈维听得颇为有趣,感慨这位华人导演对西方的熟稔,“以菜喻公司”,算是很形象了。
“路,让我猜一猜。”犹太安禄山笑道,“这家英格兰本土的娱乐电影发行,差不多就是炸鱼薯条了吧?”
“没错。”
以今天这个场合的档次自然没有这道菜,路老板顿了顿:“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讲,这叫接地气、有群众基础,虽然不能撑起这部电影的全球野心,但在本地打打边鼓是可以的。”
“最后嘛……”
早就对欧洲发行事宜思虑良久的中国导演,一叉子叉到侍应生刚刚端来的惠灵顿牛排上。
“看来看去,还是福克斯最浓眉大眼。”
他用餐刀利落地切开了酥皮,露出里面粉嫩多汁的牛里脊。
“规矩的英式酥皮,是它在英国扎根几十年的老牌院线和地面推广网络,规矩、扎实,覆盖面广。”他指了指包裹着牛肉的金黄外皮。
“但这里面的馅料和火候,才是关键。”路宽的叉子点了点中心完美的牛肉,“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就是最顶级的菲力,提供的养分和能量远超旁人。”
“我们这一次在《阿凡达》的合作上很成功,只不过他们自带媒体宣传资源,恐怕条件要谈得苛刻一些。”
路老板笑道:“因为问界在国内的IMAX分成上狠狠宰了默多克一笔,我估计他现在正怀恨在心。”
“哈哈!福克斯的确很合适,特别是默多克能帮助解决很多当地的麻烦事。”哈维深以为然。
他在英国的影响力仅限于电影圈,但默多克在带嘤的手已经伸到了政治圈。
就在本月初,带嘤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大选,产生了悬浮议会,没有任何政党获得绝对多数。
在随后的几天里,工党的戈登·布朗、保守党的大卫·卡梅伦和自由民主党的尼克·克莱格正在进行紧张的联合政府谈判。
在这个决定英国未来走向的关键时刻,默多克旗下的《太阳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报》等媒体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
其中,《世界新闻报》就是窃听门的涉事报纸。
“那我明天帮你约福克斯在英国和爱尔兰的CEO伊恩·乔治?”哈维给他介绍,“今天来的是他们的副总裁,这个伊恩·乔治是典型的英国媒体精英,头脑很敏锐。”
“不然你以为他今天为什么不亲自来?”
“不急,先和本土的电影娱乐谈一谈,晾一晾这位精英就是。”路老板笑着看了眼手机:“今天周五、明天周六,来都来了,看场英超再走,打发打发时间。”
“哈哈!没问题!”
……
事实证明,当一个阴险狡诈无底线的犹太佬,和一位英明神武的中国人搭班做事时,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无往不利的。
两天的功夫都不要,随着《球状闪电》在全球掀起的新一轮首映前的预热,以及法、德两地合作双方的声明宣布,福克斯英国的傲娇总裁伊恩·乔治主动联系了哈维。
虽然他的老板默多克示意要在这一次合作中多占些便宜,但很显然除了在媒体行业的压倒性优势,福克斯在院线上并不比迪士尼加上其他任意一家所占的份额更高。
几人在一家幽静的餐厅会晤。
“路,哈维,惠灵顿牛排还合胃口吧?”伊恩·乔治一副英伦的绅士做派。
路老板和哈维对视一眼,后者的面露笑意叫福克斯英国的总裁有些不解。
牛排有什么好笑的?
“火候恰到好处,伊恩。”路宽寒暄了两句,直接切入正题,“我们都很期待福克斯能把这盘大菜在英国烹出最完美的滋味。特别是你们的媒体矩阵,能提供的‘热量’是其他家无法比拟的。”
伊恩·乔治自信地点头:“这正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天空体育新闻、太阳报、泰晤士报……我们可以策划一场全方位的营销事件,让《球状闪电》在首映周末就成为所有英国人的谈资。”
他顿了顿,略显谨慎地补充,“当然,考虑到默多克先生旗下媒体资源的独特价值,我们在分账比例上,可能需要……”
伊恩·乔治还没来得及详细阐述条款,口袋里的手机嗡嗡震动起来。
他略带歉意地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抱歉,是一位棘手的熟人。”伊恩·乔治本想挂断,但哈维做了个请便的手势,路宽也表示不介意。
他便侧过身,接通了电话。
“西蒙……我说过,新闻的独立性不容干涉。”伊恩·乔治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路宽和哈维就坐在旁边,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对话片段。
“……你们Crystal Palace .的财务问题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太阳报》财经版的报道已经很克制了……什么?破产管理?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吗?”
“西蒙,听着,我最多只能建议编辑在措辞上不要过于煽风点火,但不可能撤稿或停止报道。这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公信力,你现在急需出售球员来回血?我知道,但这需要时间,而负面新闻会吓跑所有潜在的买家……”
“是的,我理解你的困境,但这是你自己的生意,西蒙……祝你好运。”
伊恩·乔治挂断电话,无奈地转过身,对路宽和哈维耸了耸肩:“抱歉,是西蒙·乔丹,水晶宫足球俱乐部的老板。”
他抬头笑看着路宽:“路,我见过马拉多纳在推特上发过和你的合照,你应该也是球迷,听过这家俱乐部吧?”
“西蒙快撑不下去了,俱乐部濒临破产托管,希望我们能放过他一马删除负面信息,好让他能顺利托管出手,真是一团糟。”
伊恩·乔治特意多透露了一些客户的隐私信息,目的就是给面前这两人展示一下新闻集团在英国的影响力。
了解足球的都知道,《太阳报》报道英超球队的转会消息都是胡扯,但是八卦球员和球队老板的花边,出手就是实锤,几无败绩。
“很巧,路的夫人就叫也叫这个名字。”哈维自然知道伊恩乔治的用意,就当是闲聊,也不接他的话茬,转而横插一杠子杠到别出去。
路宽表面上不动声色,只是了然地点点头。
但心电急转之下,对这个和老婆同名的“Crystal Palace .”、也即中国球迷惯称的水晶宫,有了些小想法。
适才伊恩乔治所说的“破产管理”、“急需出售”、“负面新闻吓跑买家”等关键信息,像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
“水晶宫曾经有两名中国球员,我关注过。”他状似随意地端起酒杯,用闲聊的口吻问道:“现在情况已经这么糟糕了吗?”
水晶宫和中国的渊源不浅,应该算是中国老球迷最先关注的除了豪门外的英国球队。
1998年,在时任英格兰队主帅特里·维纳布尔斯的推动下,时任国家队主帅霍顿的推荐及高德公司的运作下,范志毅和孙继海一同加盟当时身处英甲的水晶宫,成为首批通过转会登陆英格兰联赛的中国职业球员,当时的转会费总额约为100万英镑。
后来孙继海去了曼城,绰号“范大将军”的范志毅在98-01年为水晶宫出场超过99场联赛,以后卫位置打进6球,一度曾担任球队队长。
伊恩·乔治正想挽回刚才被电话打断的专业氛围,便详细解释道:“非常糟糕。西蒙·乔丹是个有野心的家伙,但2008年金融危机摧毁了他的电信生意,也断绝了俱乐部输血。”
“他之前为了冲击英超透支了太多导致巨债缠身,据说超过3000万英镑。俱乐部现在就像个烫手山芋,塞尔赫斯特公园球场也需要大笔资金修缮。”
这位福克斯英国的总裁无奈摊手:“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找到接盘侠,否则一旦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