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科举出题(下) (第2/3页)
,在此题面前必然抓瞎。
唯有对农事稍有了解者,方能答出种植大豆等豆科植物,利用其特性滋养土地的正确答案。
紧接着,他又抛出两道情境题:
“你所辖的防区,粮仓与武库同时遭敌偷袭起火,兵力有限,你会选择先救何处?”
“你接手一桩杀父案,凶手因其父与妻子通奸,愤而杀死二人,此案当如何判决?”
这类问题并无标准答案,却能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考生的才干与思维模式。
是重于后勤保障的稳健派,还是优先保障武备的强硬派?
是恪守律法条文的法吏之才,还是懂得酌情考量人情的治理之材?
李彻便可据此因材施教,在未来分配官职时,将他们安置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除了这些考察实务的题目,李彻笔尖一动,又勾勒出几道‘不当人’的考题,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意。
恰在此时,怀恩前来通报,文载尹求见。
李彻当即大喜,立刻宣他进来。
文载尹步入殿中,一眼便瞧见皇帝又在伏案疾书,面前铺开的正是科举考卷的格式。
他不由诧异道:“陛下,考题不是早已拟定完毕?您这是......”
李彻抬头,笑道:“文老来得正好,主卷已经封存,这是副卷。”
“副卷?”文载尹更加疑惑,“何为副卷?”
“以防万一之用。”李彻放下笔,解释道,“倘若主卷出了纰漏,譬如考题泄露,便可立刻启用这副卷顶替。”
文载尹闻言面色一凛,声音都压低了几分:“不能吧......谁人有如此泼天之胆?”
李彻笑而不语。
他来自后世,深知科举舞弊乃是贯穿古代史的顽疾。
毕竟科举关乎数万学子的前途命运,一旦金榜题名,那就是鲤鱼跃龙门,一步登天!
在没有糊名、誊录制度的时期,泄题的情况屡见不鲜。
即便后来防范渐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