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宣传(3/3)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3章 宣传(3/3) (第2/3页)

十九代》会是多么不可多得的作品!”

    “郭得纲以前的相声,几乎每场都要说的一段话,大意:“相声为什么不景气?因为相声界混入了大批非相声专业的人,这些人败坏了相声界的名声。很多相声演员20岁之前干的职业根本和相声没有半点关系,因为相声好干,所以都涌进来了。”

    那么,敢问您20岁之前干的是电影行业?您专业学的是影视?还是说您觉得电影好干?”

    “隔行如隔山,专业的事情就给专业的干嘛…我…我也是演了两部戏,自己做了三部戏的制片、监制,然后才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为此,我还特意邀请了最红的三个男演员:邓朝、黄小鸣以及佟大为!”

    “我觉得谁演的好…我觉得都还可以,达到了我的想象…小鸣哥演技还行,五五开,碰到好的角色,内敛一点的人物,他拿捏起来就很到位,碰到外放性格的角色,他就处理的不合适,很油腻!”

    “目前来讲,我觉得最好的演员应该是范韦…毕竟辽北地区著名狠人范德彪!东北一个朋友告诉我,当年范老师在东北任何一家饭店吃饭,总有一些彪形大汉默默走过来对他说,彪哥,单买了,慢吃,我先走了…”

    “过段时间,我会拍一部剧,找范老师演男主角!”

    “我跟范韦老师见过面,没有聊过天…但我知道他接每部戏在见导演之前,都会对将要扮演的角色,去做一个特别深入的了解工作。

    他通过各种渠道去找这个角色的各种资料,各种大小事情,同时也用心去预设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等。

    有了这些东西做支撑,一个演员,才知道他将要演绎的那个角色,是个什么样的人,遇到了什么事情,都会有些什么反应…

    把这些底层逻辑建立起来了,这个人物的形象才会立体、层次才会分明,才会更有人味,而不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仅仅推动故事发展的工具。

    请注意,范老师做这些工作的时候,还在初次见导演这种阶段。”

    “我也学习了他的方式…所以,我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逻辑线…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