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渭水大战之一 (第2/3页)
军中冲锋陷阵的勇士,见此情形,无不觉得父亲有些小题大作了。张援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治军讲究恩威并施,抓大放小,您未免也太过严苛了。”
张光却摸头叹息道:“若是平时,我自然不会管,可现在还处于大战之中,怎能有片刻松懈?上次我就是心软,答应帮卫君向元帅请战,结果白白折损了几千人,这下场还不够惨痛么?”
“更何况,如今大军草创,正是相忍为公的时候,若是让这种言论散播出去,同僚相争,太影响士气,战场上又该如何共生死呢?”
他如此谆谆教诲,张玟二人自也心悦诚服。说巧也巧,言语间正谈及战事,长安城内也就再次出兵了。
迎着扑面而来的北风,接近十万西军人马从城池中鱼贯而出,继而在长安城北拉开阵线,长达十数里。很快战鼓如雷,绵绵不绝,河东人可见他们各自在渭南营垒前列阵,只是这一次,他们并不像上一次一样,均匀地将士卒分布在三座营垒前,而是呈现一种西重东轻的阵型。
张光身为宿将,当即就在心中揣测对方的意图:经过上次的教训以后,西军大概认为,同时进攻三个营垒,还不足以完全展现西军的兵力优势。那不如干脆集中兵力,先攻破其中一个营垒,一座一座地夺回渭桥,得尺为尺,得寸为寸,虽不足以一口气取胜,但胜在稳妥。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若张光还是对面的将领,大概也会采取这样的举措。但对于此时身为西垒主将的他而言,就不是一个好消息了,这意味着这一次西军对他的攻势,将会空前猛烈。
好在张光从不是一个缺少勇气的人。当年齐万年之乱,比现在的情形要恶劣得多。那时其余盟军全军覆没,他身在马兰山,手中带领着区区数百人,却被数十倍的羌人围攻,内外消息断绝,根本不知道关中的变化,这是何等之绝望!可即使如此,张光仍不愿投降,其忠勇之程度,一度为人比作耿恭再生。
此刻眼见西军即将展开进攻,他一面向刘羡传令,一面令麾下将士在营中布阵。对于方才他下令鞭打的几名军官,他则善加抚慰,让他们与张援、张玟一同作战,以表自己的亲近之心,宽解他们身上的怨气。
他再次向将士们鼓舞道:“若能坚持得胜,区区富贵而已,何足道哉?若能流芳千古,死得其所,丧命也是登仙!”
然后又指着不远处即将列阵完毕的西人,玩笑着贬斥道:“贼军以为人多便能取胜,岂不知猪羊再多,也难敌我虎狼之师!”
见张光谈笑自若,原本还有些浮躁的昭武军将士们顿时安定下来,以一个较为镇静的态度,准备接下来的大战。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西军在列阵完毕后,并没有立刻上前厮杀,而是先从中拉出了一队人马,衣着光鲜地走到西垒之前。为首的一人,朝内呼喊着说:“诸位,我是新平功曹裴丰,有识得我的人在吗?”
士卒中有泰半是雍州军改变过来的,认识裴丰的人有许多,闻声抬眼去看,顿时惊讶地发现,来人正是裴丰。他不仅没死,而且面色红润,精神状态极好。他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披火红色的狐裘,当众说道:
“诸位,霸城一战,我被俘以后,太尉不仅没有怪罪于我,反而亲手释缚,对我大加劝慰。裴丰这才知晓,我们与太尉之间有极多的误会。太尉实是朝廷的忠臣啊!他铲除赵王、讨伐齐王、平定了谋朝篡位的长沙王,都是一心为了社稷!绝无私心啊!”
“诸位可知,太尉已经任命我为安定太守,诸位若是倒戈来投,亦是升官加爵,何必为了刘羡死战呢?他不过是朝廷的一介逆贼,可诸位都是食得朝廷俸禄啊!”
这一番话说完,他并不停止,而是再三重复,大声叫嚣。西垒众军士不禁骚然,就连张光也心中叫糟。没想到,征西军司居然还用起了攻心计!
不管裴丰口中言语,是何等的荒谬可笑。可在士卒之中,大部分人是听不懂的。他们只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