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刘李尚和 (第2/3页)
些心悦诚服的意味了。
不过夏侯承却没意料到,他随口的一句话,竟令刘琨生出些许不悦来。刘琨瞪了夏侯承一眼,脸色变得极为难看,握着剑柄,像是自言自语似地说道:“唉,若是我在陈仓,何止是张殷,就连阎缵都拿下了!”
夏侯承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说错话,连忙佯作无事地去检视移民。随行众人也都知道刘琨的想法,都默不作声。
毕竟,在洛阳,刘羡还担任司隶校尉时,他邀请刘琨入府,就是让刘琨担任自己的副手。后来刘羡被迫免职,就是刘琨继任司隶校尉。两人又是老相识,友谊的时间还在刘羡与李矩之前。故而刘琨在安乐公府内的特殊地位,是不足以用普通的属官来形容的。
可如今入关之后,刘羡竟以李矩为公府副手,让他别领一军。这无疑就顶替了原来刘琨的位置,虽然表面上,李矩与刘琨的地位近乎齐平,无非是李矩主军,刘琨主民。但军事与民务之间孰轻孰重,大家心里都是有底的。而刘琨虽说为人亲和,但内心却是个极高傲的人,对此心有芥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大家都心想:眼下是非常时期,若刘长史与李府君不和,这不是好事,还是应该早做规劝。只是这种言语,非至亲之人不能谈论,刘琨做事也无可指责,大家也就只能一再搁置。
但到了眼下,身为主君的刘羡不在,刘琨又要与李矩会面,会不会产生什么意外呢?众人看着不远处的陈仓城,原本的欣喜中难免又生出了一些忧虑。
一行人靠近陈仓,没多久,李矩就率将士出城三里出迎,他身边俱是此前作战的有功之士。人数虽不多,仅有百余骑而已,可气势很足,一看就是能征善战的勇武之士。
而正如傅畅等人所料,刘琨一见到李矩,心头便生出一股无名火,忍不住讥讽道:“李兄好大的派头,几乎都要胜过元帅了!”
此言一出,傅畅等人暗自叫糟,气氛也大为紧张。毕竟对于寻常武人来说,拿性命上战场,最重要的就是豁得开放得下。这样的人多半直来直去,极看重面子。李矩虽然平时为人谦卑,但面对这种挑衅,怎么能容忍呢?若是公开闹翻,那就不好办了。
果然,见主帅受辱,李矩身边的段秀等人先是一愣,随即面露不虞之色。所谓主辱臣死,哪有打了胜仗被讥讽的道理?
有的人当场就要发作。但李矩一挥手,就把他们都压下去了。
李矩先是拱手回复道:“那都是听说了越石兄的清名,手足无措。我寒门出身,不做些派头,如何敢见您这样的名士呢?”
说罢,又亲自下马,主动挽起刘琨的马缰,对众人笑道:“能为洛中二奕牵马,也是我的荣幸啊!”
最后转首问刘琨道:“我在城内设下了晚宴,不知越石兄能否赏光?”
李矩面对刘琨的挑衅,竟是采用唾面自干的态度,全无武将该有的桀骜。尤其是他还主动自贬身份,为刘琨牵马。其余人自是佩服,刘琨也不好再发作,只能颔首允许。
这次宴席,论菜肴来说,其实并不算丰盛。但参宴的人员却极多,除去刘羡身边还带着的军官将领以外,基本九成的官僚都在此处了。除此之外,还有遗民之中的一些蜀汉老人,如诸葛京、薛懿等人,一并在场,以表尊老尚贤之意。
因为最危险的阶段已经结束了,宴席的气氛较为轻松。只是由于此前刘琨的挑衅,河东府出身的官员大为不满,故而对这些司隶府出身的官员,自然也带有一些生疏与冷淡。
傅畅见状,便主动去找李矩闲聊政务,与他缓和气氛。
傅畅问道:“将军可知武都的情况?现在已经是晚秋了,再拖一段时日,就该下雪了。等元帅一来,我们要是入蜀的话,二十多万人,总要先有个地方遮风挡雪,不然会冻死人的。”
李矩笑道:“世道大可以放心,这个问题,我已经遣使和仇池的杨公谈过了。”
“杨公怎么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