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卢志彷徨于洛阳 (第1/3页)
而与此同时,太安三年的洛阳,也正在经历一个安静的冬日。
放在以往的这个时候,这正是洛阳最喧闹的日子。秋征结束,朝廷最忙的事务已然办完,无论是高层的官僚还是底层的农人们,都松了一口气。于是权贵们在京中营造府邸、买卖奴仆、蓄养良驹、赏梅赛马,耽于当世的种种享乐。底层百姓们,也借着这个农闲时机,到洛阳寻一份差事。要么在街头巷尾摆摊卖艺,要么提根扁担码头中做苦力,总而言之,城中是一派繁华热闹,世上再无其余城池能及。
但如今的洛阳,却变得极为萧索。其城池规模虽说依旧,但街巷空荡荡难得遇到一个行人,偶尔可见一只狐狸在雪中穿街而过。白马寺旁狐兔成群,有士卒在树林里捉了狐狸剥皮。而皇宫外墙侧的渠水因为雪深人少,甚至于有军官跌入其中,第二天才有人发现。
这已经是卢志打理过的结果了。此前张方虽说占据了洛阳城,但根本不知如何治理,他将精力放在军事上,一个劲地修筑城垒,在周遭掠夺流民,却全然不在乎百姓性命,以致于卢志八月刚刚接手洛阳时,城内城外,四处是无人打理的白骨和尸体,田野荒废,城墙倾圮,野狗成群。
而到了现在,洛阳的河桥再次搭建起来了,城内的尸体尽数得到了清理与掩埋,城内出没的野狗被捕杀殆尽,然后他以工代赈,招募了流民们修葺宫墙,又引来河南河北的商人供给军资。也就三个月时间,他的成果远远高于张方,虽说尚无法恢复往日的繁华,但洛阳也俨然恢复了些许生机,又似乎有希望存在了。
可对于此时的卢志而言,他的心情却并非愉快。原因无他,他递给司马颖的文表又被驳回了。
见到成都王的回信之后,卢志抬起头,对前来的王澄道:“就是这些了吗?我王没有别的话要说?”
“没有了。”王澄先是摇首,随后故作从容地笑道:“大将军希望长史安心经营洛阳,其余的事情,都暂时交给家兄处理,暂时不用长史操心。”
卢志良久没有言语,仅用一双眼睛盯着王澄,盯得对方混身不适,他才冷笑了两声,重新低头道:“好吧,那我祝王公在兖州一切顺利。”
说是预祝,但卢志的语气里没有一丝暖意,王澄的笑容自然也变得极为勉强,两人勉强行了一礼,就此告别。而等王澄离开,卢谌进来时,卢志已换了一副面孔,他极为萎靡地坐在窗前,怔怔不语。
此时的卢志,居住在金墉城的城楼上,窗台正对着千金渠。这段时间,他连千金渠也修缮了,渠水湍湍,能看见水碓吱呀呀地转着,可以想见,另一边的民夫们正在往内添米脱谷。不过这些脱谷的米粒,和这些庶民有何关系呢?他接着联想到自己,心想,成都王的霸业,与自己又有何关系呢?
“虽履信以思顺,曾何足以保兹?”卢志感觉遭受了极大的挫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司马颖违背自己的计划擅自行动了。
按照卢志的设计,他并未打算干涉朝政。以刘弘尚且能看出目前朝局的混乱,卢志又怎会不明白?他出兵洛阳,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挽回此前司马颖被败坏的声望。
北军此前虽说带兵南下,冒犯了天子,但除了战败以外,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过失。相比之下,西军在京畿的所作所为,可谓是犯下了惨无人道的罪行:逼杀士族,屠戮百姓,更令朝廷迁都,让洛阳沦为一片白地,这都足以说明其目无君上,大逆不道。
卢志认为,若自己能带兵收复京畿,以顺克逆,再将其交还到朝廷手中,这无疑是一件无可挑剔的忠君之举,还能减轻河北的军事压力,堪称是当代的尊王攘夷。司马颖此前的种种违逆之举,也就不值一提,又能够重新收获人望,走回卢志给他安排的圣王之道了。
而在进行此事之前,卢志对司马颖千叮咛万嘱咐,一旦北军南下洛阳,必然会引起朝局的波动,这是不可避免的。可越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