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6章 获得巨资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36章 获得巨资 (第2/3页)

资的。所以,后面还是会趁机买进去的。”

    “好的”

    张树年虽然想问——为什么平安银行资金出现问题,但他还是管住了嘴,有些事情根本不能用常理来解释,这是他跟了老板多年的想法。

    待张树年离开后,陈光良彻底放下心来。

    这一波回撤,有好几千万的资金,等度过了今年,再找机会买进去便是。

    再不济,等到1965年后,或者1967年后,抄底都是可以的。

    春节过后,长实集团正式走上市的流程,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购长实集团的资金便达到发行股票的资金的五倍,冻结资金高达9亿港币。

    所有的香港市民都没有想到,长实集团的股票居然如此受欢迎!

    等到3月初旬,长实集团上市时,长实集团的股票很快升值到40元,市值高达12亿。

    一时间,长实集团在香港成为巨无霸上市企业。

    与此同时,香港股市也掀起新的一波高潮,市民纷纷携资本入市,这样的场景,前世肯定没有出现,所以香港股市的历史已经发生一些变化。

    而在长实集团的会议室。

    陈光良主持了地产会议:“长实集团上市后,部份资金用于偿还债务与此同时,拿出4000万港币购入北角园明山的‘时代制片厂’。这幅地皮22.5万平方尺,我打算建一个大型的私人屋邨”

    虽然只有22.5万平方尺的地盘,但地积比可达到9左右,这样算下来便是180~190万平方尺的可建楼面;每个住宅单元约为450~950平方尺的话,差不多是2800个住宅单元左右。

    如此规模,自然要建相应的公共设施,俨然是一个‘私人屋邨’的项目。

    负责住宅地产开发的陆孝清,当即说道:“北角园明山这个地盘,地理条件优越,环境雅静,确实是一个好地盘。如果我们再配备齐全的设施,以及高质量的建筑,算得上一个中高档的私人屋邨。”

    他和陈文杰,算是新管理高层的代表人物,当然仅限地产业。

    陈文杰也发表了意见:“这个项目的施工进展,可以作为1962~1964年的分批销售项目,这样,我们及拥有源源不断的住宅供应。与此同时,再加上其他的项目,我们每年至少保持着1000个住宅以上的市场供应。”

    陆孝清笑道:“有了这个项目,我们每年可以保持着1500个住宅单元的供应,牢牢的占据着香港第一大地产开发商的地位。”

    长实集团也会购入地皮,作为每年的开发项目。

    陈光良说道:“好,就这样的节奏保持。商业地产一旦投入运营,长实集团每年的利润便非常客观。与此同时,新加坡的乌节路,我也打算开发一个商业综合体,所以长实也需要购入一幅地皮。”

    这些资金,一下子就落入陈光良的个人手中,当然陈光良也是拿自己的钱买下的。

    陈文杰当即说道:“新加坡的乌节路,目前仅董氏百货如果我们开发一个商业综合项目的话,首选是连卡佛百货,但同时,可以建一幢一流的商业写字楼.”

    酒店不需要,因为香格里拉酒店会单独兴建。

    有管理层质疑道:“新加坡的经济,是否能支撑起连卡佛这个高端百货,以及一幢一流的商业写字楼?”

    陈光良说道:“我相信华人为主的地区和国家,前景都不会差的,所以新加坡的发展潜力,也会起来的。更何况,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众人便不再质疑。

    主要是长实集团的实力,也非常强。

    很快,地产会议结束,长实集团高速运转起来。

    3月底,百德新街、记利佐治街、怡和街的‘三角地带’的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正式开业。

    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和大丸百货,仅隔着一个记利佐治街。

    长实集团本身也是一体化开发,所以两幢大厦之间,还可以通过地下通道连通,让市民和游客可以随意在百货和购物中心进行逛街。

    大丸百货,是传统的百货模式;而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则是新型商业模式——购物中心。

    两者的根本‘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