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8章 石油危机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08章 石油危机 (第2/3页)

政府的举动,一向立场颇为“反”的《星岛日报》,也在“大陆火水加额运到”一文中,借石油政策委员会主席兼副布政司祈廉桐之口,阐述内地燃料输港有助舒缓香港能源短缺问题的看法。

    由大陆供应本港的燃料,随即响应号召,增加输入。对于他们能够如此协助本港居民,市民深为感激。事实上,大陆输港的燃料,实有助减少本港日后可能遭遇的能源短缺困难。

    正当普罗市民为内地增加燃料输港而拍掌称好之时,壳牌及美孚等石油公司又在11月26日第4次宣布提高石油及相关产品的价格,这次的加幅高达13.7%,使工业生产、商业营运和居民生活等百上加斤。

    在‘第四次提高石油及相关产品的价格’时,陈光良本着为香港做出一份贡献的心情,也紧急和石油政策委员会进行磋商。

    此时还叫辅政司(后改名布政司)的罗弼时爵士,在会议上期待的说道:“听说陈爵士能为香港提供石油,是否如实?”

    他是上个月才从律政司,转到辅政司,也是开了香港的先河。而辅政司说白了就是相当于‘总理’,如今香港经济因为石油危机而出现大幅滑落,他自然也是焦急。

    陈光良说道:“能。我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投资了油库,且海上航行的油船亦有12万吨石油。如果允许,我也能向香港提供一定的石油。”

    此举也不算得罪壳牌、美孚、高富、德士古、半岛、标准(它们也是环球的客户),毕竟香港市场对他们来说,小的不能再小;更何况这六家石油公司的背后国家,自己都缺石油,根本顾及不到香港。

    石油政策委员会的成员,纷纷露出喜色。大家都知道陈光良是‘世界船王’,和中东国家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好,但却没想到能搞到如此多的石油,以及建了那么多的油库。

    罗弼时爵士高兴的说道:“如果可能,我们希望陈先生马上拨出那12万吨的石油供港,另外明年再至少提供20万的石油,以此缓解油荒。手续方面,港府会马上给予,一切从快从简的放行。”

    “好”

    陈光良很爽快,本身也是在赚钱,谈不上什么做好事。但现在的关键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石油,说是已经涨到13美元每桶,但运到香港就不是这个价格,更重要的是,全球资源紧张,能搞到石油才是厉害。

    就连美国的总统转机,都要省着石油,可见全球石油的紧张性。

    正当陈光良忙着协调石油供港事宜时,一通来自东京的越洋电话打破了节奏——日本首相办公室正式发来邀请,希望他即刻赴日会面。

    消息传开,外界只当是陈氏家族在日投资深厚,获官方礼节性接见,却没人知晓,这场会面的核心,是那座鹿儿岛储油库里 200万吨石油的归属。

    彼时的日本,已被石油危机逼至墙角。作为几乎无本土能源的国家,中东石油禁运让其工业生产非常危机的程度,而陈光良在鹿儿岛投资的储油基地,恰是当时日本为数不多“有油可用”的现成储备。

    日本政府虽急盼拿下这批石油,却投鼠忌器——陈光良不仅是“世界船王”,在全球航运与能源领域影响力深远,更是合作多年的伙伴,贸然施压只会得不偿失,唯有以“官方邀请”的姿态,寻求协商解决。

    陈光良并未摆谱,很快飞抵东京。会面当日,日本能源大臣带着石油公司高管与三井物产社长,早早等候在会议室,脸上满是难掩的急切。

    刚落座,能源大臣便直奔主题:“陈先生,眼下日本能源紧缺,急需您鹿儿岛油库的 200万吨石油,还请您同意即刻出售!价格方面,我们一定给出合理对价,绝不让您吃亏。”

    话音未落,三井物产社长紧接着开口,抛出更重磅的提议:“为长远解决能源储备问题,我们希望收购鹿儿岛储油基地八成股权!今后这座基地将全面服务日本能源储备需求,还请陈先生成全。”

    要知道,这座储油基地本就是环球航运(占股8成)与三井物产(占股 2成)合资共建,三井此时提出收购八成股权,实则是想彻底掌控这座“应急油库”。

    陈光良心中早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