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三房的成功 (第2/3页)
第二天,这张照片就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的头版,标题赫然写着“世贸中心上空的奇迹:菲利普帕特的 45分钟高空舞步”,而文中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他被捕时喝红牛的细节,称其为“极限精神与商业品牌的完美融合”。
美国各大报纸的报道让“红牛”这个此前仅在欧洲小有名气的品牌,一夜之间走进美国民众的视野。
读者们在惊叹菲利普帕特挑战精神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句“给你双翅膀”的广告词,不少人开始四处打听“哪里能买到红牛”。
远在欧洲的陈文欧,看着从美国传来的报纸与销量数据,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意大利攀岩赛让红牛在欧洲站稳脚跟,而菲利普帕特的世贸中心挑战,则让红牛成功打入美国市场——短短两天内,欧洲红牛收到了超过 500份美国经销商的合作申请,位于奥地利的红牛工厂紧急启动扩招,生产线从 3条增加到 8条,工人们 24小时轮班生产,仍供不应求。
更重要的是,红牛通过这两场极限挑战,成功塑造了“突破极限、追求自由”的品牌形象。
在美国消费者心中,红牛不再是一款简单的提神饮料,而是与“勇气”“梦想”“挑战自我”绑定的精神符号——就像菲利普帕特在 412米高空迈出的那一步,红牛也用一场震撼世界的营销,迈出了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
8月下旬,陈光良和奥黛丽赫本,来到奥地利,考察了红牛工厂。
陈文欧非常的兴奋,他用一年出头的时间,便初步证明了自己;如今欧洲红牛销量已经可以达到每月500万罐,已经达到香港红牛的七成销售。
可能只需要到年底,就能超过香港红牛的销售。
香港红牛用了十五年,而欧洲红牛可能只需要用十五个月的时间。
“父亲,母亲,这座工厂的厂房是租赁的,但也非常足够的大。而我们的新工厂进度,预计明年底就能投入使用。”陈文欧为两人介绍起来。
陈光良点点头,陈文欧从去年7月就开始直接做好几件事:第一,购买地皮,建立规模庞大的饮料工厂;第二租赁厂房,第一时间生产红牛(配方和原材料都是香港卖给欧洲红牛);第三组建营销团队和申请许可证。
实际上,今年才拿到奥地利、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六个国家的销售许可;而在4月份的‘攀岩比赛’前,欧洲红牛的销量很少,毫无知名度。
从4月份开始,两场极限运动,让红牛一举出面,短时间迅速打开了局面。
“虽然今年的两场极限运动,让欧洲红牛收获匪浅,不过你不能骄傲。”
“父亲放心,我一定做的更好。”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接下来欧洲红牛还需要做的是:第一,继续支持和赞助极限运动,让红牛的赞助在极限运动场上无处不在,高空跳伞、极限滑雪、极限冲浪.;第二,组建欧洲红牛F1车队,这是个很大的投资.第三,筹备成立慈善基金会,每年拨出相当的资金,红牛致力于长期发展慈善事业第四,自然就是渠道,获得更多国家的销售许可.你记住,我们要的是未来,所以不管现在投资多少,利润再去投资,都可以不计得失。”
陈文欧的起步资金,就是已经高达近千万美金,主要是建立大型工厂、渠道、营销团队等,而且他创业时,从美泰带走了至少十几位管理层,最后便是原材料和配方,都是香港公司提供,最多是微调一下原材料。
“好,我记下父亲的话了。”
考察完工厂,三人又来到奥地利的别墅里,这里是陈文欧的居住地。
今年才22岁的陈文欧,本身混血儿就帅气和聪明,可以说很具有魅力;如今再加上成功的企业家,以后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