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4章 再给甜枣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14章 再给甜枣 (第1/3页)

    事实上,从1974年下半年开始,陈氏家族便已经开启抄底,当然先行的是抄底地产而已。

    7月份的时候,长实集团的陈文杰就在新加坡签署了‘乌节路的百丽宫购物中心’的投资备忘录;8月份的时候,环球集团和长实集团在东京分别购入不同的商业楼宇;8月底,长实集团更是在日本东京都港区赤坂,宣布投资香格里拉酒店大厦。

    此次抄底日本东京的物业,长实集团、环球集团纷纷入场,当然也有司叶子的投资公司。

    9月伊始,香港。

    花园道,平安银行大厦。

    陈光良的定制款劳斯莱斯,缓缓驶进大厦的地下车库。

    随后,他坐上电梯,直达15层的写字楼。

    这座五十年代初期修建的总部大厦,如今也显得比较陈旧,关键在于太矮,仅15层而已。

    “爸,平安投资抄底香港股市的行动已经开始,预期6个月时间完成计划。目前,平安指数为320点,感觉依旧会继续下跌。投资者信心薄弱,加上市场一片死寂,所以我想我们的计划会很顺利。”陈文胜汇报导。

    平安投资的计划,就是增持由陈光良亲自钦点的上市企业5%左右的股权,多达四五十家。除了传统的上市企业,像是香港电灯、中华煤气、中华巴士、九龙巴士、中华电力之类的股票外,还新增了一些七十年代初上市的企业,像是新鸿基、新世界发展、恒隆、信和、维港等等。

    像李家成的维港,虽然只是一家蚊子公司,但陈光良看中这个人的能力,自然就会加入投资的名单;当然像这种拥有明显的大股东企业,平安投资不会超过5%,维持在3~5%区间。

    陈光良看着自己亲手写的清单,随即说道:“嗯,六个月时间匀速买进,接下来肯定大盘还会下跌,是我们的好机会。另外,日本、美国、英国的证券投资,也可以启动了。”

    平安投资,既然是投资银行,自然免不了要投资全球的证券。这些年,平安投资的资产值也已经二十多亿港币了,主要是平安银行的拨出或分红,还有几次股市投资活力,以及地产信托产生利润等等。

    陈文胜马上说道:“那也需要套现黄金了,才能有更多的资金。今年香港政府放开黄金自由贸易,以后黄金买卖倒是更方便,但现在黄金价格已经涨到156美金每盎司。”

    “行,黄金也在年底时清空,四个月时间匀速套现。”

    “好”

    套现黄金不难,香港已经成为旅游城市,亚洲各国的人都来旅游,由于税率极低,黄金自然也比这些国家便宜,所以黄金首饰是游客最喜欢购买的产品之一。

    聊完证券,陈光良接着说道:“华人行重建,争取明年能动工。而平安银行大厦也需要在八十年代重建,但现在的地盘实在太小,只有将美利道停车场买下来,然后合并地盘。”

    这是未来的规划,他喜欢先给儿子讲出来,这样以后儿子就按照他说的去做。

    陈文胜说道:“港府现在拍地都很少,几乎停止官地拍卖会。如此精明的港府,怕死现在这种情况不可能卖给我们美利道停车场。”

    陈光良笑道:“这是自然,我们也不想占港府的便宜,再等个三四年,地产旺盛的时候,我们再去谈便是。”

    “嗯”

    这是真心话,港府卖地的收入,是用于政府人员和公共建设的开支,他没有必要去占这种便宜。说白了,陈光良家族每年给香港捐赠的资金,都已经大几千万港币,主要流向教育,其次是医疗。

    仅仅香港理工大学(已经升级完成),陈光良家族就已经总计捐赠了三亿多港币;其次是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也总计了获得一亿多的捐款。

    别看陈光良很多钱都想着赚,例如股市高峰时套现获利不菲,洗劫韭菜毫不心软;但是,他对慈善事业的支持,也是非常庞大的,累计捐款也已经高达8亿的样子。

    除了慈善捐款外,他当初投资红磡隧道,可以说近乎慈善的决定;毕竟那可是六十年代初期,斥资2亿亿投资红磡隧道,无疑是‘不合理投资’。

    和陈文胜沟通一番后,两人还一起去参加了上市企业——平安银行的高层会议,他们一个人担任董事长,一个担任执行董事。

    会议上,陈光良主张平安银行要为香港接下来的经济恢复,做出该有的贡献和担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