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4章 到底谁才是主菜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24章 到底谁才是主菜 (第2/3页)

用雪柜储藏就鞥呢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从国外进口这种冰箱雪柜。”

    让卫东心里顿时只能卧槽卧槽卧槽……

    他那些金点子,都是基于天眼。

    所以面对林望复这种可以打造发明声卡佩服得立刻股份对半,全力支持对方发达。

    尤启立也是这样。

    八十年代真没几个人能注意到有些冰箱冰柜的冷藏能力。

    后来有些电视广告喜欢渲染的冰箱里的鱼拿出来都能活蹦乱跳。

    更没人想到这个思路要反过来卖给冬天够冷的北方。

    恰恰是动不动可能会降温到零度下的北方,最需要能精确控温的冰箱、雪柜来保存新鲜蔬菜。

    如果是让卫东解决这个问题,他肯定是动用三四十年后的最终结论,大力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产业,让冬天的北方依旧有新鲜蔬菜产出。

    但塑料薄膜成本、种植技术等可能一时半会儿做不到。

    所以绝对想不到这招。

    而且最精彩的在于,旁听的有位领导皱眉:“进口冰箱?为了保护民族工业,经委和六个部委制定了452号文件,严控家电进口吧?”

    现在就知道让卫东在什么层面了,他是可以直接跟经委……六部委不就是工业产出的一二三四五六机部嘛,熟得很。

    尤启立显然没想到现场有这么熟悉业务的领导,猝不及防了下才终于承认:“我恰恰把452号文件反复研究了下,发现有个附件规定,容积在360升以上的电冰箱反而不在控制进口之列,关税很低。”

    让卫东已经哈哈哈的大笑了。

    360升,这个年代的人冰箱都见得少,自然没概念。

    后来见得多了,他还收过不少税务大院的这种纸皮呢,所以恰恰印象深刻。

    这个容积差不多就是后来对开门冰箱的那种大尺寸。

    八十年代罕见珍稀的家用冰箱,都是半高过腰的那种,八十到一百升。

    后来国产冰箱流行进入家庭,也是一百多升最多两百升,打了十多二十年的主力。

    的确到三十年后才开始出现对开门冰箱在城镇常见,都没成为主力。

    肯定这个文件是觉得国内完全没有厂家能生产这种大冰箱,也没多少消费能力,就剔除掉。

    结果被尤启立精准的抓到了空子。

    因为很明显,他就不是为了家用进口,这玩意儿明摆着是进给某些餐厅餐馆、单位食堂、酒店宾馆这些有新鲜蔬菜需求量较大的公用!

    牛逼,真的牛逼!

    这就是典型的尤氏战术风格,国家不是封了严控吗,我只要找到其中漏洞反其道行之,就该我独享整个市场蛋糕了。

    让卫东终究还是确认,盛名之下无虚士。

    不说那些身居高位的大佬,但凡是尤启立这么在改革浪潮中留下名字的人,

    都不会是泛泛之辈。

    让卫东确认哪怕没自己出现,只要让尤启立磨下这个承包合同也就是他最不起眼那句进出口贸易权。

    这次准保又能起飞。

    甭管整个战略、战争级别走向如何,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