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念经的和尚歪了嘴 (第3/3页)
失去竞争力,因为人家是以每年十万台以上的流水线保质保量完成,这边一年敲敲打打的作坊式能有上千辆产能就不错了,十倍、百倍的碾压,不进步到现代化生产就会被淘汰。”
伍曦当捧哏:“体育也是这样?”
这个让卫东才真是行家,断手保安的时候就喜欢,现在又去NBA看球,又招揽高手,秦羽烨还请团队。
属于从见识到理论知识都挺完整了。
“现在国内几乎所有体育项目,都还按照三从一大的方针来展开训练,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
伍曦连忙轻轻咳一下,提醒这是原则性的东西,不要瞎扯。
所以HK体育想改革怎么会不简单,啥限制都没,只要能拿出系统化的完整方案就能展开。
让卫东又不是傻,他知道怎么说得顺口:“这个方针是没错,但具体执行的时候,片面理解三从一大就是苦练,就是增加训练次数和延长每天的训练时间,这才是基层的普遍做法吧?”
伍曦又跳眉毛,你这不光说的是篮球训练体育项目?
让卫东从那个受伤的女篮妹子那已经听得很多了:“尤其是对‘大运动量训练’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以为每天安排六七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训练就行,把训练变成了低强度、大负荷的折磨,其实核心在前面仨啊!”
可前面仨的技术含量就很大了。
等面包车三四个小时后抵达冀城,连伍曦这么个从未参与过篮球专业项目的外行,都看出来道理就这么简单。
前辈总结的道理没错,真运行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
十来支球队在那集结训练,最基本的训练项目就是跑圈,美其名曰增大肺活量。
然后热身之后投篮训练,上篮训练,看似分解得蛮细的各种训练项目。
伍曦都抱着手臂笑:“不说不知道,再看看就真奇妙了,哥儿几个全都懒洋洋的应付事儿,这训练时间拖得再长都没意义啊。”
让卫东眯着眼看:“大运动量训练只是个下限要求,从严也很好理解,不管教不可能成事儿,但这里面涉及到的心理学、管理学技术要求可想而知。”
伍曦和这边几人表情就开始变化了,心理学?管理学?
你在开什么玩笑,这就是个体育项目而已。
但只要看多了后来的职业比赛,无论篮球、足球,教练能不能带队成型,当好领军人物光有铁腕是不够的,要刚柔相济的带出拧成一股绳的队伍才有战斗力。
这不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嘛。
让卫东真是随口说:“而从难、从实战出发,就是博大精深的技术天堑,什么叫难,什么叫实战。”
还看着伍曦问:“打鬼子和打伪军的实战能一样吗,志愿军的难和红军的难一样吗,不是说谁高谁低,而是打鬼子的练法,必须和打伪军不同,端着枪冲杀的每个部分训练也不同。”
这也是后来的基本常识,伪军迷们都知道花旗军几十年看似打遍天下,其实在长期的治安战里面已经慢慢丢掉了野战军、硬碰硬的能力,更别提球场上每个选手针对性训练的标准了。
伍曦都肝儿颤了,你还想改什么?
别瞎几把比喻,丫闭嘴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