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8章 研讨会  Z世代艺术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78章 研讨会 (第3/3页)

    对比《哪吒2》没排片没宣传的境况,《英雄》的待遇相当nice。

    要排片有排片,要宣传有方哥。

    文化口领导特意表扬了方星河在文坛的影响力,夸奖道:“方星河同志在文坛的耕耘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新生代的形象边界,进而实现了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意识在国际世界的正本清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好奇中国青睐中国提供了重要窗口……”

    啧啧,咱方哥真是好起来了,都被称呼上同志了~~~

    当然,如此盛誉,也让某些人愈发不爽。

    在接下来的“研讨”过程中,忽然就开始夹枪夹棒阴阳怪气。

    第一个流露出不屑的,是诗人。

    “拍商业片也要注重内核的深度和意识的审美,我知道在功夫片里追求更高级的精神很难,但难不是我们怯足不前的理由,更不该为此沾沾自喜……”

    他媳妇在后面用力拉他,但兴起的诗人谁都拉不住。

    “如果叫我拍,巴拉巴拉……”

    “个别场景的调度,巴拉巴拉……”

    “最后无名和秦王的台词过于直白,失去了那种深邃的韵味,巴拉巴拉……”

    与会的领导们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花似玉……笑得像如花,僵得一批。

    但是谁也不好讲诗人的不是。

    研讨会嘛,凭什么不让人发言?

    而且诗人此刻的地位也支撑得起这种辣评——谢老都不敢说自己稳稳排在诗人前面,他那几部电影的艺术成就实在太高。

    就连方星河本人,暂时也只能耐着性子听着。

    一点不夸张,都不用拿出《霸王别姬》,单单是《黄土地》就能镇压暂时只是一个副导演的方星河。

    这片子在84年横空出世,堪称是革命性的艺术杰作。

    所以当诗人不讲商业讲艺术的时候,谁都得闭嘴听着。

    等到凯子尽兴,会场里沉寂了一段时间。

    然后华艺大王委婉勾火:“《英雄》肯定是中国电影在商业方面的旗帜,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可能不是那么合适——

    新画面和星空直接包揽了所有投资,对整个行业的孱弱现状没有丝毫改变,甚至还让其他中小影视公司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咱们多了一部《英雄》,老百姓都乐呵,但实际上中国电影还是那样,可能再过几个月,这种观影热情又缩回去了,不知道局里对此是否有一些想法或者举措?”

    听到这句指责方星河吃独食的话,在场的所有港台人士全部心有戚戚。

    卫萍就够独了,结果方星河更独。

    不但投资没有放出去一点,工作人员还完全排斥了港台,这导致整个港圈都压力山大。

    随着《英雄》的票房越来越爆,怨气也越积越重,再混合上那种恐惧,导致了一种大面积破防。

    如今,当着各位领导的面,那些不要脸的货当即开始各种发挥。

    “同胞之间非要搞出三六九等,谁能合作谁不能合作,人为制造两地隔阂,《英雄》在票房上越是成功,在大局上就越是失败!”

    “我们这些湾湾影人一直心向祖国,同内地联系紧密,多有合作,在国家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过程中既贡献功劳也贡献苦劳,但是现在随着方导的影响力日渐扩大,之前一些小摩擦的负面影响已经扩散到全球,对我们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为两岸关系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英雄》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巨作,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它原本可以更成功的?”

    “方导的雄文征服了世界,但在岛内贬大于褒,要讲中国意识,就不能排除港台同胞,我们算不算中国人呢?”

    “我对《英雄》和方导没有任何意见,只有敬佩,唯独希望下个项目,能够给我们一点跟随和学习的机会,一枝独放不是春嘛!”

    你说他们怕不怕方星河?怕。

    但这些话该不该说?该。

    现在不提,什么场合提?

    继续在报纸上干,明摆着讨不了好。

    当着领导的面哭哭鼻子诉诉苦,最起码还能施加压力,等来家长哄两句。

    但是,在家长主持公道之前,一直埋着头写写画画的方星河忽然抬头,拿过身旁的话筒,在麦克上敲了敲。

    咚咚!

    两声夹杂着电流声的闷响过后,缓缓环视四周,挑眉开口。

    “既然提到我了,那我讲两句,表个态。”

    房间里陡然安静下来,上百道视线,齐刷刷集中在少年脸上。

    说两句,真就是两句。

    以第一开头,以第二结尾。

    直接压得全场噤若寒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