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掀翻好莱坞? (第3/3页)
。
而在这一层面的下一级,全美所有媒体的娱乐版面,也不得不重新开始分析《英雄》。
华盛顿,某部门会议。
“嘿,乔治,你现在是正义的乔治了!”
“哈哈哈,感谢SR,他让我重新爱上了看报纸!”
“所以,那笔经费?”
“全额拨付!”
“OK,老规矩,我会找到合适的渠道处理一切,你只需要在复核文件上签字。”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and,感谢SR!”
……
在对方哥的浓重爱意中,大批经费被拨付到舆论战场,哪怕在中间损耗了70%,剩下的30%仍然足以形成一种铺天盖地般的效果。
最直接的证据是,奥普拉秀明明已经6期都没有提到《英雄》和方星河了,但在最新一期,她忽然开始为方星河拿奖摇旗呐喊。
“如果普利策奖都已经将SR的文章列为获奖种子,那么奥斯卡有什么理由轻慢他呢?
《英雄》的艺术性在动作电影里是独一档的,我不认为《指环王》配与它相提并论,那才是真正浅薄的爆米花!”
Lady O给了《指环王》重重一击。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索尼下场搅混水,好莱坞风云突变。
“《指环王》的场面确实更加宏大,但是恕我直言,它也只有宏大的场面。艺术性?思想性?哲学性?别闹了,工业鸡精!”
“《指环王》的种族倾向已经明显到了叫人厌恶的程度,正义阵营里居然没有一个黑皮肤、黄皮肤、棕皮肤……反倒是那些半兽人全都像是用黑人建模的。”
“《芝加哥》是极致的自由主义幻想产物,实话讲,歌舞片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确实非常了不起,但不知为什么,它让我感觉不舒服。或许是太过浪漫太过自由?我不知道,我只是心里发堵。或许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本就不适合载歌载舞。”
“哈维那个蠢货又在到处卖弄他那套贿赂评委的肮脏把戏。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真正的经典不是公关出来的,而是在影迷铺天盖地的欢呼中自然铸就的?”
“《芝加哥》的那个长镜头非常漂亮,但是和《英雄》里SR的那段全景长镜头打戏相比,一个是凡人的灵光一现,一个是天神随手按下的手指……”
“《钢琴家》是一部严肃的欧洲艺术电影,但问题正在这里:它太严肃、太欧洲了。
这是一种你在观看之前就能够完全想象得到的艺术——
沉闷、平缓、冗长、单调。
我将之形容为:公式化艺术。
看多了这种电影的后果是ED,全程我都保持着平静,完全不能勃起……”
乱了乱了,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有人在抨击《英雄》吗?
当然有,而且很多。
但是现在所有的冲奥电影都在面对大量负评,那么,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就变成了谁有更多的好评。
毫无疑问,是你方哥。
政治层面自上而下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媒体都不得不带着立场。
媒体本身一旦有了立场,旗下的编辑、专栏作家、撰稿人和记者也就有了倾向。
新保守主义将新自由主义的脑浆子都给干了出来,尤其是在发兵日当天,反对派的嘶吼像是败犬临死前最后的哀嚎。
《爱国者法案》的内部沟通会上,通过票数大幅度领先。
《英雄》开始统治版面,7正2负1平。
方哥?
方哥深居简出,小小上了两次节目,态度十分谦虚。
“我的文章也好,电影也罢,传播的只是普世价值观,能够得到多数人的认同,我感到非常欣慰,这充分证明了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对于正义、自由、公正的追求都是基于同一个朴素价值观,这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如果能拿奖,那么它就排第二。”
“哈哈哈哈!”
主持人发出一阵夸张的笑声,引得观众们爆笑。
“你真幽默!真的,你是最懂美式幽默的中国人!”
“不必刻意强调我的中国人身份。”
方哥严肃纠正。
“现在,我只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电影人,我和我的艺术,没有国籍,没有属性,没有边界!”
意外又不意外,你方哥的粉丝再次暴涨一波。
他们没有投票的权利,但是他们预购了奥斯卡的直播。
时间缓缓走向终局,世界变得不可思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