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2章 丞相,你跟朕说句心里话,阿斗他当真适合做我大汉太子吗?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72章 丞相,你跟朕说句心里话,阿斗他当真适合做我大汉太子吗? (第1/3页)

    “两全其美之法?”

    诸葛亮微微眯起双眸,眼神中透着一丝思索,却未能立刻领悟刘备言下所藏的深意。

    短暂的停顿后。

    诸葛亮一拱手,问道:

    “不知陛下有何两全其美之法,还望陛下明示。”

    刘备重新缓缓坐了下来,他神色从容,不紧不慢说道:

    “朕所思之法,便是只封公爵之号,而不兴建国之举。”

    “但凡受封公爵者,仅可享受食邑之利,却无需前往封地就藩,如此一来,既能让功臣得到应有的奖赏,又能避免引起诽议。”

    刘备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敲击着扶手,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一办法的自信。

    诸葛亮听闻此言,目光瞬间一亮,恍然明悟,心中洞悉了刘备的意图。

    刘备的意思明确,他要将公爵这一封号,变得如同县侯、乡侯一般,受封者仅能在国内享有食邑的赋税收入,却不再拥有封公建国、设立百官的至高权力。

    通俗来讲,就是把公爵从一个原本拥有极大实权的爵位,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太傅这样的荣誉称号。

    太傅虽尊贵,在朝廷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但并无实际的权力,其主要职责是为皇帝出谋画策、教导太子等。

    如此一来,既能充分彰显受封者的卓越功绩,让其享受无上的荣耀与尊崇,又不会引发天下人的诽议与猜忌。

    毕竟,受封者只是顶着一个国公的封号,收取食邑内的税赋罢了,其余国家军政大权,皆由朝廷设立的官员掌控,与这个国公没有丝毫的关联。

    如此,天下人又有什么理由议论,担心受封者会效仿曹操、王莽之流,建国称号,谋朝篡位呢?

    “陛下这个办法,确实堪称一举两得之妙策,只是……”

    诸葛亮先是微微点头,对刘备的提议表示认可,然而话锋一转,又流露出一丝担忧。

    “只是此等封爵之法,此前从未在历史中出现过,臣只恐有违礼制,会引来不必要的非议啊。”

    刘备听闻,却是一笑,神色间尽显豁达。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