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章 北伐失败,临安政变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四十章 北伐失败,临安政变 (第2/3页)

    可就在第二日清晨,完颜多隆准备率领大军出征的时候,又一名探子骑着快马奔来大营。

    脸上毫无血色,来到大帐,对着完颜纲跪地惊恐道:“大帅,东路军……东路军全军覆没了。”

    “夹谷沙宁将军自刎殉国,四万大军……全没了啊!”

    “什么?”

    完颜纲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多亏身边的将领及时扶住。

    他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周围的将领们更是一片哗然,有人失声道:“全……全军覆没?怎么会这么快?”

    “北疆军的战斗力,竟如此强悍?”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夹谷将军麾下乃是我大金精锐,打的宋军抱头鼠窜,夹谷将军又是我大金宿将,怎么败得如此惨烈?”

    “是真的啊,将军。”探骑慌张道。

    “逃出来的士兵交代,三河镇到处都是咱们金军的尸体,惨不忍睹啊。”

    所有将领脸色苍白,凝重无比:“完了……东路军没了,咱们的后路恐怕也会被北疆军切断。”

    完颜纲扶着椅子,缓了好一会儿才勉强站稳。

    他望着远处的庆阳城头,眼中满是绝望。

    东路军覆灭,意味着除了防备北疆第四镇的秦州军,整个关中的金军只剩下他麾下的不到六万人。

    而李骁所率领的北疆军主力,没有了夹谷沙宁大军的牵制,随时可能绕道西线,断绝他的后路。

    “不能再留在这里了。”

    完颜纲狰狞的脸色,当即下令:“让完颜多隆率领的援军立刻调转方向,随大军一同撤退。”

    “放弃攻打庆阳,以最快的速度撤回长安!”

    “将军!庆阳就快攻破了,现在撤退,岂不可惜?”一名将领不解地问道。

    “可惜什么?”

    完颜纲怒喝:“再不走,咱们连长安都回不去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回到长安,咱们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完颜纲猛地攥紧拳头,语气带着决绝:“庆阳就是一块有毒的饼子,看似快要攻破,实则是李骁的陷阱。”

    “咱们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等北疆军主力赶来,定会被里应外合,全军覆没。”

    将领们虽有不甘,却也知道形势危急,只能遵令行事。

    金军开始匆忙撤军,原本正准备猛攻城头的士兵们纷纷归队,朝着长安方向逃窜。

    城头上的林大壮看到金军撤退,便明白东线战事已定,李骁与李东江率领的主力,已经打败了金军。

    顿时放声大笑:“金狗跑了,大都护的计策成了。”

    “兄弟们,咱们赢了。”

    北疆军士兵们纷纷欢呼起来,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庆阳城下的硝烟渐渐散去,关中的战局,也从此刻起,彻底倒向了北疆军。

    ……

    与此同时,中原战场的败报已如雪花般飘向南宋都城临安。

    中路军,原本计划从淮南出兵,直取金国开封,却在唐州遭遇金军主力伏击。

    金军利用骑兵优势,绕至宋军后方切断粮道,再正面发起猛攻,宋军阵脚大乱,士兵们纷纷弃械逃亡。

    此战,宋军死伤上万人,逃亡被俘者不计其数,建制几乎被打散。

    东路军虽然是宋军主力,但处境更为凄惨。

    原本想从扬州北上,与中路军形成夹击之势,却低估了金军的防御强度。

    金军依托城池坚守,待宋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时,突然发起反击,不仅收复了此前丢失的城池,还乘胜追击。

    一路向南推进,如今已攻入宋国境内,兵锋直指长江沿岸的建康、蕲州,距离临安仅剩数百里路程。

    就在宋军节节败退之际,金国的国书也送到了临安皇宫。

    国书措辞强硬,字字如刀:“宋廷背盟北伐,犯我疆土。”

    “今我大金已整兵南下,若宋廷不斩主战首恶韩侂胄,献其首级以示诚意,我军定将攻破临安,使其沦为第二个开封。”

    这份国书如同一颗炸雷,在南宋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史弥远为首的主和派官员率先发难,在朝堂上跪地哭诉:“陛下,臣早说过,北伐之举实为不智。”

    “我大宋兵力远逊于金国,如今兵败如山倒,金军已逼近长江,若再不听从金国要求,临安危在旦夕啊!”

    “是啊陛下!”

    另一名主和派官员附和道:“韩侂胄执意北伐,不顾国库空虚、士兵疲惫,如今闯下大祸,理当以死谢罪。”

    “只有斩杀韩侂胄,才能平息金国怒火,保住临安百姓。”

    朝堂上的争论声此起彼伏,原本坚定支持北伐的宋宁宗,看着中原战场的败报与金国的最后通牒,脸色愈发凝重,眼中的坚定渐渐被动摇。

    他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韩卿,如今战局危急,金军逼近长江,你可有退敌之策?”

    韩侂胄闻言,心中一沉。

    他知道,皇帝的态度已经变了。

    他虽然是权臣,但是皇权依旧高高在上,士族共尊,若是与主和派形成大势,韩侂胄也无法抗衡。

    他强压下心中的焦虑,上前一步,高声道:“陛下。”

    “金军虽势猛,却也已是强弩之末。”

    “他们在关中与北疆军鏖战,主力被牵制,如今南下的不过是偏师。”

    “只要我军坚守长江防线,征召民兵支援前线,再联络北疆军从关中出兵牵制金军,金军将不战而退。”

    “联络北疆军?”

    史弥远冷笑一声,“韩相爷怕是忘了,北疆军远在关中,与我大宋相隔千里,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等北疆军有所动作,临安恐怕早已被金军攻破。”

    “更何况,北疆军与金国乃是死敌,即便他们出兵,也是为了自身利益,岂会真心助我大宋?”

    “史大人此言差矣!”

    韩侂胄反驳道:“北疆军与金国交战,我大宋若能在南方牵制金军,对他们亦是有利~”

    “若此时斩杀本相,向金国屈膝求和,不仅会让大宋颜面扫地,更会让天下人耻笑,日后金国定会得寸进尺~”

    可无论韩侂胄如何据理力争,主和派官员的呼声越来越大。

    没办法,谁让宋军不争气,在中原战场溃败,直接影响到了朝堂局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