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中都恐慌,金帝震怒欲和谈 (第2/3页)
疆铁骑的恐怖。
那是一个在西域迅速崛起的强悍势力,不仅攻城略地,还将西域强国高昌打得都城沦陷,最终俯首称臣。
“可笑我当时还以为,北疆的势力也就止步于西域了。”范忠信在心中喃喃自语,眼中满是复杂。
可谁能想到,这些年北疆的扩张速度如此惊人。
从河西走廊到陇西,从河套到漠北,再到如今的夏国,甚至在关中数次全歼金国大军。
这个曾经只在西域闻名的势力,如今已成长为能与大金抗衡的强大存在。
一个念头突然在他心中冒了出来:北疆会入主中原,执掌天命?
这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前有鲜卑,后有女真,都是从草原边荒崛起,以绝对的武力南下击败了中原的政权,问鼎天下。
他们这些蛮夷都能做到,本就有着汉人血脉的北疆人,希望岂不是更大?
“与北疆人的生意,绝不能断,甚至要做得更大。”范忠信心中暗暗说道。
如今北疆势头正盛,连大金都屡屡战败,若是能抱紧北疆这棵“大树”,或许就是他们范家一飞冲天的机会。
之前靠着与北疆的走私贸易,范家已经从一个小商铺发展成大同府的大商行,若是押宝北疆,等到日后北疆入主中原,范家的未来不可限量。
皇城的大庆殿内,气氛压抑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鎏金御座上,金章宗完颜璟脸色铁青,原本因中原大败宋军而舒展的眉头,此刻紧紧拧在一起,眼中满是怒火。
就在半个时辰前,关中战败的急报被呈递到殿上,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如一盆冰水,浇灭了他所有的喜悦。
“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完颜璟猛地一拍御案,声如惊雷,震得殿内群臣心中惊颤。
“朕刚派了三万援军去关中,加上完颜纲原本的兵力,足足十万大军,怎么会败得这么惨?”
“刚刚拿到手的泾阳、咸阳等地,又丢给了北疆蛮子,你们告诉朕,这到底是为什么?”
兵部尚书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声音带着颤音:“陛下息怒……据完颜纲将军的奏报。”
“北疆军狡诈异常,先是以庆阳为诱饵,牵制我军主力,随后暗中调集两镇精锐,突袭东路军,导致夹谷沙宁将军全军覆没。”
“之后又以主力骑兵日夜骚扰我军,待我军疲惫之际发起总攻,将士们虽拼死抵抗,却终究不敌……”
“不敌?”
完颜璟怒极反笑:“我大金的十万精锐,竟然敌不过区区几万北疆蛮子?”
“当年覆灭辽宋的时候,我大金几万兵力就能横扫天下,如今十万大军,却连北疆军都挡不住?”
一旁的枢密使连忙上前,躬身道:“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稳定关中局势。”
“完颜匡将军已率领三万大军抵达华州,可暂守渭河南岸。”
“完颜纲将军带着残军驻守长安,秦州因地形险要,仍在我军手中。”
“目前关中虽丢失大半,却还剩下长安、渭南、华州、宝鸡、秦州几座城池,田亩虽只剩关中之三成,却也能勉强支撑军需。”
听着枢密使汇报当前关中的形势,完颜璟脸色没有丝毫缓解,冷声说道:“支撑军需?”
“十万大军都没了,现在只剩下五万残兵,怎么支撑?北疆军若是继续南下,这几座城池能守得住吗?”
殿内群臣鸦雀无声,此前因中原胜利而燃起的信心,早已被关中战败的消息击得粉碎。
一名老臣犹豫着开口:“陛下,依老臣之见,不如暂时与北疆议和。”
“十万大军都不是北疆军的对手,如今兵力不足,继续打下去,恐怕会全军覆没,整个关中都将沦陷。”
“不如先行与北疆商议罢兵,等到日后我大金恢复元气,兵精粮足之时,再次西征,以报今日之辱。”
“议和?”
听闻此言的完颜璟心中瞬间不喜,眼神一厉。
“我大金自从入关以来,覆灭辽宋,威慑草原,除了在岳飞等人手中吃过几次亏,何时主动与别人议和过?”
“如今被北疆蛮子打得损兵折将,还要主动求和,传出去,我大金的颜面何在?”
“可陛下,中原局势也不容乐观啊!”
枢密使连忙说道:“宋国虽在中原战败,却迟迟不肯议和,仍在长江一带抵抗。”
“若是继续从中原调兵支援关中,中原兵力空虚,宋国很可能趁机发起反攻,到时候中原危急,关中也保不住,我大金将腹背受敌。”
紧接着,其他大臣们纷纷汇报国内的困境:山东路爆发叛军,因天灾与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一些人打着响应宋军北伐的名义,纷纷揭竿而起。
各地粮食歉收,粮价飞涨,国库空虚,已无力支撑大规模战事。
漠北的介壕防线,仍需大量兵力驻守,阻挡北疆骑兵突袭……
所有的现实都摆在眼前——金国已经打不下去了。
完颜璟坐在御座上,看着下方低头不语的群臣,心中满是不甘与无力。
他何尝不想继续征讨北疆,洗刷战败的耻辱?
可国内的困境、兵力的匮乏、中原的威胁,都让他无法再坚持。
他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罢了……传朕旨意,同意与北疆和谈。”
殿内群臣松了口气,却又不敢表露出来。
枢密使连忙问道:“陛下,和谈人选与条件该如何确定?”
经过一番讨论,完颜璟决定:“正使就由卫王担任吧。”
完颜永济,乃是完颜璟的叔叔,被封卫王。
完颜璟对自己的叔叔兄弟们一直忌惮,唯独对卫王完颜永济比较放心。
因为完颜永济能力最差,一直对皇位的威胁最小。
确定人选之后,完颜璟沉声道,“条件嘛,我大金可以承认北疆对夏国原有领土的统治,但北疆军必须退出关中。”
“两国仍以当初金夏边界为界,互为兄弟之国,和平共处。”
听闻此言,殿中众臣们面面相觑。
一名大臣便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北疆军如今占据上风,恐怕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
北疆军若是退出关中,这场仗岂不是白打了?
以北疆军的行事风格,就算是同意和谈,也定会狮子大张口,索要更多利益。
完颜璟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朕明白。”
“北疆人定然不会轻易归还渭北。”
“他们不是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