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1章 郭良孝先  虎贲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81章 郭良孝先 (第2/3页)

  之前最先是修固扩大晋水河渠,并层层修筑水堰,抬升晋水的河面与蓄水量,水压以层层水堰的方式分散承担。

    也是在晋水水堰工程完成后,才开始大修城西的晋渠。

    晋渠从南边晋水取水,向北绕城注入晋阳湖泽。

    并在晋渠建设向东的河渠,足足五条支流小渠通向晋阳城,保证了晋阳城内有充足的生活用水。

    晋阳城是西高东低,因此这些渠水十分通畅,但也进行了划分,自北向南,第二、第四条是相对宽阔的明渠,可以参与排污。

    其他三条是暗渠,冬季可以抵御寒气侵蚀不使冰冻,像取井水那样取水。

    这就导致生活在城东第四层级的吏民得到的生活用水不是那么的清洁……起码在韩融看来,他们吃的是别人先取过的水。

    因此韩融仗着与赵彦交情良好,最近正在推动建设新的水渠,即从汾水上游开渠引水,使就近注入城东区域,再从城东南角原晋泽区域排走。

    现在的他,也就能在城邑建设方面大声说话,至于晋阳以外的战争或别的事情,韩融是不会轻易涉及或开口的。

    他虽然极力避免介入事端,可事端终究找到他的身上。

    就在韩融在有限的空间内眺望时,他的老仆顺着木梯爬上来,因施工工期不足,韩融的阁楼还未建造木台阶,暂时以木梯上下。

    因此三楼内只有简单的两座书架,以及一座韩融写作时使用的矮桌、垫子。

    韩融回头去看时,老仆提着一笼燃烧的木炭爬梯而上:“明公,代郡守赵公遣使拜访。”

    “他?”

    韩融皱眉,也来到铜炉前,拿起倒火棍推开炉盖,老仆半蹲在火炉前将铜笼里的炭火倒入炉膛内,又拿木铲子往里添加新木炭。

    木炭燃烧极快,铜炉向外延伸出手臂粗的铜皮管,管子只有五六尺长,另一头接入夹壁火墙。

    韩融扯来蔺草编织的厚实坐垫,盘坐在铜炉前,依旧皱眉思索。

    如果是其他郡守的使者,他肯定不见,就连贺礼都不会收。

    可这是代郡郡守,赵太师的生父。

    作为一个缺乏攻击性的人,韩融对危机缺乏预判和感知。

    此刻只觉得为难,他是真的不想与赵彦之外的官吏打交道。

    不是他看不起这些人,而是这些人会招惹灾祸。

    “所为何事?”

    “仆不知,此人乘代郡守的自用车驾,只是说奉赵郡守之命来拜见明公。”

    韩融听了后,感到压力颇大,但还是说:“不见……不,安排此人来见我,我要看看赵郡守所为何事。若是……哼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