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6章 这转折未免太过于戏剧性!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36章 这转折未免太过于戏剧性! (第1/3页)

    而就在林浩然一行到达鹏城的时候,在数十公里外的香江,此刻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正如林浩然与马世民、戴石昨天商量的那般,今天香江股市开盘之后,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股价便大幅度上涨。

    开盘半小时,涨幅一度超过25%,市场情绪一片沸腾!

    当然了,这个上涨25%,是在今天开盘价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昨天最高价时的价格,两者间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交易所内人声鼎沸,电子屏幕上和记黄埔、长江实业的代码被无数买入指令刷屏。

    昨天恐慌性抛售的散户们捶胸顿足,后悔不迭,此刻又争先恐后地想要买回,生怕错过这波“报复性反弹”。

    各大经纪行的电话响个不停,几乎全是询问和买入和黄、长实的指令。

    戴石坐镇在银河证券的交易室内,手中的电话筒一刻都没有放下过,证券交易所那边不断实时跟他汇报情况。

    果不其然,不管是和记黄埔,还是长江实业,两家李加诚掌控的企业,今天都遭到了股民们的热捧。

    而所有人不知道的是,在这场疯狂的买单中,许多都来自银河证券公司的操盘团队。

    他们的买单,混在众多买单中,显得毫不起眼,却又如跗骨之蛆般精准而持续。

    作为最专业的证券投资公司,显然银河证券公司的操盘,要比普通股民的更加专业和高效。

    因此,成交量也更高!

    相比纽约各大证券公司已经开始通过计算机联接证券交易所数据而言,香江证券行业显然还没有那么先进。

    因此,目前银河证券公司也只能使用电话与交易所内部的“红马甲”交易员进行实时沟通,来获取最快的成交信息和市场动态。

    但这并未过多影响戴石等人的效率。

    他手下的交易员们早已训练有素,如同一个精密齿轮咬合的机器。

    他们通过多条电话线,与交易所内属于银河证券席位以及关系密切的经纪行席位保持着高强度联系。

    “A席位的阿明,现在和黄买三档的挂单量怎么样?……好,知道了,我们挂买五,吃他们撤单的回补!”

    “B经纪行的陈生,帮我盯着长江实业那边,有大单出动立刻告诉我!”

    “C通道,刚才那笔五千手的卖单是谁吃的?是我们的人吃了吗,好,干得漂亮!”

    交易室内电话声、汇报声、指令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紧张而高效的资本交响乐。

    虽然没有实时的电子数据流,但通过这种传统却直接的方式,戴石依然能清晰地把握着市场的脉搏和资金的流向。

    他坐在中央的指挥台前,不断综合着各方信息,大脑飞速运转,做出一个个决策。

    “戴总,市场跟风盘太猛,股价有点虚高了,我们还要继续追吗?”一名资深交易员捂着话筒请示道。

    戴石看了看交易室墙上的时钟,此刻已经来到上午的十点半,也就是说,今天股市开盘至今,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

    而此时此刻的和记黄埔股价,相比昨天收盘时的价格,已经涨了足足35%。

    而另一支股票,长江实业的股价也已经涨了32%左右。

    涨幅都比他们自己预料的要快一些。

    当然了,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为银河证券公司的暗中参与。

    他们趁着股民们一窝蜂买入,也跟着疯狂扫货,极大地助推了股价的飙升。

    “买,继续按计划买入,注意,不要让单子太过集中,分散开来,混在散户的买单里!”

    戴石果断下令,同时继续补充道,“不过,通知所有席位,把我们的买单价格下调一档,挂在当前市价下方2-3个价位!现在这个价格太烫手了,我们只捡便宜货,不做冲高的冤大头!”

    “明白!”指令被迅速传达。

    戴石的目标,是混迹在众多买单中,隐藏身份,而不是不断推高价格,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对他们而言,隐瞒得越久,对后续就越好。

    但是,即便是戴石,其实也不确定能够隐瞒得了多久。

    因为,虽然他们已经做到很谨慎了,可大量的买盘,终究会引起某些人的警惕,一旦仔细查那些成交情况,必定会查出一些蛛丝马迹,到时候有资本盯上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必定会被李加诚的手下发现。

    戴石所带领的团队在香江这行是顶级精英,李加诚旗下的操盘团队,同样是顶级精英。

    现在,还不是到被李加诚发现的时候,任何一个不小心,都会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毕竟,马世民那边,此时应该还没有联系那些重要股东和投资机构负责人,一旦被李加诚发现任何蛛丝马迹,那么马世民那边都有可能计划失败。

    毕竟,那13%左右的股份,对林浩然太过重要了。

    没有那13%股份,他们想要通过二级市场吸纳超过40%股份,根本不可能!

    当然了,这些事情只有林浩然、戴石与马世民三人知道,即便是银河证券公司这些操盘团队的成员,也是不知情的。

    这些人,更多的只是执行命令的工具,他们只知道今天的目标是大量买入和记黄埔以及长江实业的股票,但并不知道这背后关乎一场针对控股权的惊天并购。

    因此,交易员们虽然操作专业高效,却远不如戴石这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只是严格执行着戴石的每一个指令,将大单拆解,分散下单,耐心地在相对低位挂单,等待着市场抛售的来临。

    戴石的目光与耳朵不断扫描着各个信息源。

    他既要确保吸筹的效率和隐蔽性,又要时刻警惕是否有异常的大额买单或卖单出现,那可能是李加诚方面或者其他察觉到什么的机构在行动。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缓慢流逝,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

    与此同时,在康乐大厦50楼的一个会议室里,此刻马世民正在这里。

    而会议室中坐着的并不是置地集团的高层们。

    他们便是那共计拥有将近13%和记黄埔股份的股东或者机构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