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7章 李加诚的底气!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737章 李加诚的底气! (第3/3页)

始恢复,和黄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65%的溢价,如果我们再等一等,或许……”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他想坐地起价。

    其他股东此刻也已经想到了这个。

    马世民似乎早就料到会有人如此反应,他脸上依旧保持着从容的微笑说道:“各位先生,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我想说的是,你们可能想多了,全香江的人都知道,长江实业持有足足40%的和记黄埔股份,即便林先生再有钱,你们觉得他能够持股超过40%吗?

    我想在座都已经有了心中的答案,本身长江实业就拥有足足40%的股份,再加上你们在场的共计持有13%左右,就已经高达53%的股份。

    如此一来,二级市场实际上只剩下四十多个点的股份,林先生想要消无声息地持有高达二十多个点,再加上你们手中的13%个点,才有威胁到长江实业对和记黄埔控股权的可能性,你们觉得这个概率大吗?

    实不相瞒,即便是林浩然先生,也自知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而他之所以增持和记黄埔股份,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在和记黄埔董事会拥有一定的席位,从而在未来有机会更进一步,至于时机,肯定不可能是现在。

    可如果你们抬高价格,那林先生就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了,这要是让市场知道,今天和记黄埔的股价是因为林先生拉上去的,如今他决定放弃收购和记黄埔股票了,你们猜,和黄的股价会如何?”

    此话一出,几位股东顿时脸色微变,刚刚泛起的那点坐地起价的心思,如同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瞬间冷却了大半。

    马世民的话,精准地戳中了他们的软肋——风险。

    他们只看到了九龙仓大战中股价飙升的诱惑,却选择性忽略了那场大战的特殊性和极高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马世民点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李加诚40%的控股地位,本身就是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使得和记黄埔极难上演另一场九龙仓式的控股权争夺战。

    林浩然的目标,更可能是在董事会获得影响力,而非不计代价地争夺控制权。

    如果因为他们的贪心要价,导致林浩然觉得成本过高而放弃此次收购计划……

    那么,一旦市场得知今天推动股价的神秘力量退缩了,会发生什么?

    刚刚恢复的信心会瞬间崩塌,那些跟风买入的散户和机构会恐慌性地抛售,股价很可能不仅会跌回原点,甚至会因为预期落空和恐慌情绪而跌得更惨!

    他们手中的股票,将再度变得“烫手”。

    到时候,别说65%的溢价,能否以昨天暴跌后的价格顺利脱手都是个问题。

    那位姓何的股东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无奈的轻叹,手指也不再敲击桌面了。

    其他几位股东也面面相觑,眼神中的贪婪和犹豫逐渐被清醒和务实所取代。

    这里面有一位王姓股东除了刚开始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后面得知马世民的目的之后,由始至终都没再说过什么,甚至都面无表情。

    要不是此刻身在置地集团总部,他甚至都有直接给李加诚打个电话的想法了。

    不过,他还是忍了,打算出去之后再打。

    所以,他也不知道,李加诚这期间,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

    马世民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他不再施加压力,而是换上了更加诚恳的语气:“各位,林生这次委托我与你们谈这笔交易,是带着极大的诚意而来的,这个报价,你们一旦走出这个门后,绝对不可能再找得到。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林生获得了期望的股权和未来合作的可能性,而各位,则能够以不低的价格,迅速抛售手中的和记黄埔股份,足以让你们有充裕的资金去捕捉其他更确定的投资机会。”

    这番话,既给了他们台阶下,又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愿景,彻底瓦解了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

    终于,另一位一直沉默的姓黄的股东率先开口,他的声音有些沙哑:“马世民先生,不必多说了,林生的诚意和条件,我接受了。”

    “我也接受。”

    “我也接受。”

    ……

    一连五人,都将自己的决定说了出来。

    这让马世民心情愉悦不已。

    他的目光,放在最后一名股东身上。

    这名股东,姓王,持有和记黄埔3%的股份,是和黄非常重要的股东之一。

    只是,此刻他并没有如其他股东那般直接答应。

    这位王姓股东面色沉静,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与其他几位股东明显被说服的状态不同,他眼神深处还保留着一丝审慎和犹豫。

    马世民心中微微一凛,但脸上笑容不变,温和地问道:“王生,您的意思呢?林生的诚意,想必您也感受到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王董抬起头,目光直视马世民,缓缓开口:“马世民先生,林生的条件确实优厚,65%的溢价,任何人都难以拒绝。”

    他顿了顿,话锋微转,“但是,很抱歉,我和李加诚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更是生意上的紧密伙伴,您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和李加诚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

    于情于理,在这种时候,我至少应该先知会他一声,听听他的想法,这是基本的商业道义。”

    他的话条理清晰,既承认了报价的吸引力,也点明了他与李加诚之间超越普通股东关系的羁绊。

    这并非坐地起价,而是出于情谊和长期合作利益的考量。

    如果直接绕过李加诚签署协议,无疑会彻底破坏双方多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马世民闻言,眉头紧皱起来。

    如果是其他股东还好,可眼前这位王姓股东,持股可是高达3%,占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这可以说是有些失算了。

    主要原因还是这位王姓股东平时太过于低调,所以林浩然这边并没有调查到对方与李加诚的关系居然如此之铁。

    他千算万算,情报工作也做得极为细致,却偏偏漏算了这位王董与李加诚之间如此深厚的私人羁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