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5章 香江巨鳄VS华尔街大佬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95章 香江巨鳄VS华尔街大佬 (第2/3页)

还是为了稳固恒声在香江及东南亚的根基。

    怎么,花旗银行觉得这会影响到我们的合作?”

    约翰·里德目光直视林浩然:“影响合作?那倒不至于,我们一直非常珍视与林先生以及恒声集团的伙伴关系。

    只是,汇沣银行旗下,似乎还包括了一家美国的银行——海丰银行?”

    林浩然心中了然,果然是为了海丰而来。

    这完全与他们预估的差不多。

    他脸上适时的露出一丝“恍然”,随即又带着几分“无奈”:“原来是为了海丰银行,说实话,这算是个意外的‘添头’。

    我们收购汇沣银行,本身就是一个意外,至于海丰银行,更是随着汇沣打包过来的资产,初步了解,这家银行在纽约州的情况,似乎有些复杂。”

    他刻意没有表露真实意图,反而给人一种正在初步评估,甚至可能觉得这是个“机会”的印象。

    约翰·里德仔细观察着林浩然的表情,试图从中读出些什么。

    转过头,看向林浩然,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林先生,请允许我直言,海丰银行的情况,可能比‘复杂’两个字要严重得多。

    我们花旗银行与海丰同在纽约州,对它的底细再清楚不过,它的问题,是根子上的。”

    “约翰先生一路舟车劳累,我已经在半岛酒店给您预订好了房间,要不等您休息好了再聊?”林浩然笑道。

    “不了,林先生,实不相瞒,我明天还要去一趟新嘉坡,像我们这种职务,我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约翰·里德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我们还是先谈谈正事吧。”

    林浩然理解地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直接去酒店谈。”

    轿车抵达位于尖沙咀的半岛酒店。

    林浩然早已在这里为约翰·里德准备了最好的套房,并安排了一场小型的接风宴。

    之所以安排在这边,而不是中环的文华东方,主要是考虑到约翰·里德刚经历了长途飞行,选择距离机场较近的半岛酒店确实更为体贴。

    更何况,半岛酒店在香江的酒店中,绝对算得上是奢华酒店中的皇者。

    宴席设在套房的餐厅内,环境私密,便于深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很自然地再次回到了海丰银行上。

    约翰·里德见林浩然似乎对海丰银行的困境认识不深,心中不免有些焦急。

    他放下刀叉,郑重地说道:“林先生,作为朋友和亲密的合作伙伴,我必须提醒你,海丰银行的主营业务结构极不合理,信贷业务风险高企,储蓄基础薄弱,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它就像一艘到处漏水的破船。

    汇沣银行当初收购它,是看中了它的零售网络,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海丰银行不仅没有帮助汇沣打开美国零售市场,反而成了不断输血的负担。”

    林浩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眉头微蹙,仿佛在认真考虑约翰·里德的话。

    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约翰先生,感谢你的坦诚,不瞒你说,集团内部对于如何处理海丰银行,确实存在不同意见。

    有高管认为,这或许是恒声集团凭借自身资本实力,正式进军美国市场的一个契机,毕竟,海丰在纽约州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网点和客户基础。

    虽然,这些网点和客户质量,可能确实如你所说,存在一些问题。”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既表达了内部的“分歧”,也流露出一丝“不甘心”和“冒险一试”的想法。

    果然,约翰·里德一听“进军美国市场”这几个字,脸色更加凝重。

    他连连摆手:“林先生,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想法!美国银行业市场壁垒之高,竞争之激烈,远超外界想象。

    各州的银行法,尤其是那个单一银行制度,对外来者极不友好,海丰银行被限制在纽约州内,外面是花旗、摩根、梅隆这些巨头的领地,它根本无力扩张。

    恒声集团作为外来资本,即便投入巨资,也很难改变这个局面,反而会深陷泥潭。

    美国政府、监管机构,乃至各大金融集团背后的财团,鱿鱼资本等,都不会乐见一家由华人主导的银行集团在美国本土坐大。”

    他顿了顿,加强语气:“将宝贵的资源投入海丰银行这个无底洞,在我看来,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它只会分散恒声集团的精力,拖累你们在全球其他更有潜力市场,比如东亚、中东、南洋的发展。

    这与我们花旗银行所了解的,林先生你一贯精明、前瞻的投资风格,可不太相符啊。”

    林浩然看着约翰·里德急切的神情,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故作困扰地揉了揉太阳穴,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一丝“请教”的意味:“约翰先生,听你这么一说,问题确实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个‘烫手山芋’呢?

    总不能刚接手就让它烂在手里,这对汇沣银行,乃至我们恒声集团的声誉也是个打击。”

    约翰·里德眼中精光一闪,他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他清了清嗓子,摆出推心置腹的姿态:“林先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现在市场对你们接手汇沣的消息反应尚可,果断将其剥离。

    为表花旗银行的诚意,以及维系我们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心,我们愿意接手海丰银行。”

    他抛出了在纽约总部时与董事会主席便已经商量出的方案:“具体方式可以是这样的,恒声集团以其持有的海丰银行51%股权作为出资,我们花旗银行则以增发相当于当前总股本约3%的新股作为对价,进行置换。

    如此一来,恒声集团不仅卸下了包袱,还能正式成为花旗银行的战略股东,我们的利益绑定将更加紧密。

    这对于恒声集团未来的全球化布局,尤其是借助花旗网络进入美国市场,远比直接经营海丰银行要明智得多。”

    车内和宴席间的铺垫,在此刻图穷匕见。

    约翰·里德代表的花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