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我反对! (第2/3页)
帝国权力核心的喜悦中。
他自然知道,媒体面前的应对更多是姿态和宣言,真正的考验在于接下来如何彻底融入花旗银行董事局这个小团队里。
特别是这次的执行董事位置,是他强行要求的,并不是花旗银行主动给的。
所以,必定有很多花旗高层内心并不服气,甚至抱有抵触情绪。
而就在今天下午,他便要迎来作为执行董事的首次正式会议,花旗银行季度执行董事会议。
这也是他首次以花旗银行执行董事的身份,踏入这个真正决定花旗这艘金融巨舰航向的核心指挥室。
发布会结束后,沃尔特·瑞斯顿在花旗银行的一个高层大厅中组织了一场欢迎宴席。
宴席上主要的目的,便是让林浩然这位新任执行董事与花旗银行其他核心管理相互认识。
午宴结束回酒店稍事休息后,林浩然在利国韦的陪同下,再次步入花旗银行总部大厦。
与上午发布会现场的媒体云集不同,通往顶层董事会议室的路上显得格外安静。
厚重的地毯吸收了脚步声,只有偶尔擦身而过的、衣着考究的高级职员投来好奇而克制的目光。
利国韦低声提醒:“老板,根据议程,下午的会议主要讨论三个议题:前三季度全球业务总结、资本充足率与风险管理评估,以及关于应对当前美国经济形势及潜在市场机会的战略布局。”
林浩然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走廊两侧悬挂的、记录花旗百年历史的黑白照片,眼神平静无波。
下午两点五十分。
当林浩然携利国韦在约翰·里德的带领下,走进花旗大厦一个豪华的会议室时,会议室内的交谈声略微一滞。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六七个人,除了上午见过的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其余几位皆是花旗银行手握重权的执行董事,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是典型的华尔街权力精英模样。
这些人,不少背后都代表着一个个实力强大的财团,一个个独立的利益群体。
沃尔特·瑞斯顿见到他,马上站起身来露出一个公式化的笑容:“林先生,欢迎参加您的第一次执行董事会议,请坐。”
他指了指会议室尾端一个空着的位置,示意那个位置是林浩然的。
林浩然从容落座,利国韦则在他侧后方的旁听席坐下,迅速打开笔记簿。
很快,会议室又陆续来了三四个人,他们进来的时候,都会先以审视的目光看一眼林浩然,然后才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
当时间来到下午三点整,会议室那厚重的大门被关上。
“各位,今天这场会议,很高兴我们这里又来了新伙伴,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林董事!”沃尔特·瑞斯顿作为董事长,第一时间带头鼓掌,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
稀稀拉拉的掌声在会议室里响起,明显带着敷衍。
有些董事甚至只是象征性地拍了两下手就停了下来,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林浩然。
显然,他们对林浩然这位华裔的加入,并不感冒,更多的不过是卖约翰·里德这位副总裁,以及沃尔特·瑞斯顿这位董事长一个面子,最终同意了这笔交易罢了。
利国韦有些忿忿不平,觉得这些花旗高层太不给他老板面子了。
不过,林浩然倒是早已经有心理准备,他知道,想要让这些骄傲的美国人彻底接纳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非,他做出了让他们不得不服的贡献,或者,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远超他们的远见。
在此之前,任何的轻慢与审视,他都已经预料到,所以并没有因此而生气。
他面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向在座的各位董事微微颔首致意,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那稀落的掌声和审视的目光中所蕴含的意味。
“林先生在我们花旗银行最关键的转型时期加入,相信他丰富的商业经验将为我们带来新的视角。“沃尔特·瑞斯顿继续说道,“那么,我们现在开始今天的议程。“
会议的前半段按部就班地进行。
各部门负责人通过图表和数据汇报业绩,讨论风险敞口,气氛专业但对林浩然而言略显沉闷。
林浩然与利国韦大多时候保持沉默,专注倾听,只在涉及亚太区业务时,偶尔提出一两个切中要害的问题,展现了他这边对区域市场的熟悉,这让几位原本对他只是礼貌性关注的董事稍稍侧目。
然而,他依然能感觉到几道并不友善的视线。
坐在他对面的一位名叫查尔斯·怀特的董事,负责商业银行板块,从林浩然进门起就没给过好脸色,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淡淡的排斥。
另一位名叫苏珊·兰开斯特的女董事,主管合规与法律事务,虽然表情管理得更好,但偶尔瞥过来的目光也带着疏离和谨慎。
林浩然心下明了,这些反应实属正常。
自己一个“空降”的年轻人,还是外籍,骤然跻身这个核心圈子,触动某些人的奶酪或单纯引发固有的偏见都在情理之中。
他并不急于辩解或讨好,价值的认可需要时间和实绩。
会议进行到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议题,关于美国当前经济形势及花旗的应对策略。
负责全球市场业务的董事理查德·米勒,是一名中年男人,走到投影幕布前,开始阐述他的分析。
“先生们,女士们,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经济转折点,高通胀、经济停滞,这‘滞胀’的泥潭让政府和民众都苦不堪言。
但是,我认为,曙光已现!”他手中的长棍指在幕布上显示的新经济政策纲要。
“里根总统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我们姑且称之为‘里根经济学’,其核心是供应学派理论的大胆实践!
首先是大规模减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将从骇人听闻的70%降到28%,企业税率从46%降至33%!这必定会极大地刺激投资和生产积极性!
同时,控制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胀,缩减政府开支,放松管制等等,这一套组合拳,必将重新激活美国的经济引擎!”
米勒越说越兴奋:“逻辑非常清晰,减税增加企业和居民收入->刺激消费和投资->企业利润上升->经济复苏->股市大涨!
这是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