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2章 懊悔的哈弗院长!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812章 懊悔的哈弗院长! (第3/3页)

,也是花旗财团这个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的的核心人物。

    未来他在美国的布局与发展,有约翰·里德这位盟友的支持,那么他的发展必定会更加顺风顺水。

    几乎在瞬间,他就做出了权衡。

    答应下来,利远大于弊。

    首先,这确实是给约翰·里德一个天大的面子,极大地巩固了两人之间的盟友关系。

    想想未来在花旗董事会,面对米勒等人的步步紧逼,里德这位手握实权、且拥有麻省理工强大校友网络支持的盟友,将是他不可或缺的助力。

    一场公开课,换来铁杆盟友的更加鼎力支持,这买卖太划算了。

    况且,他原本便有去麻省理工学院的想法,只不过因为在哈佛大学所遭遇的事情,导致他打算取消这个行程。

    如今既然对方主动邀请,倒是正中下怀。

    只不过,原本计划的是低调地逛一逛即可,如今反倒是成了高调地开一场公开课。

    不过既然事已至此,倒也是无所谓。

    其次,这也是一个进一步提升个人声望,在另一个顶级学术圈和未来精英群体中塑造影响力的绝佳平台。

    麻省理工的学生,尤其是斯隆管理学院,对未来科技和商业趋势的敏感度极高,在这里留下深刻印象,对未来环宇资本的布局或许有意外之喜。

    想到这里,林浩然脸上的哭笑不得化为了从容的微笑,他对着电话那头的里德爽快地说道:“原来是这件事。

    约翰先生,你的母校就是我的荣幸,既然是你亲自开口,这个面子我必须给。

    我答应你了,安排时间吧,我会在波士顿多留一天,去麻省理工和斯隆的学子们交流一下。”

    “太好了,林!”约翰·里德的声音充满了喜悦,他能感受到林浩然这份爽快背后对彼此关系的重视,“我代表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谢谢您!

    我立刻通知校方,他们一定会欣喜若狂的!具体时间安排,我会让助理马上和你对接。”

    挂断电话,林浩然看向一脸期待的郭晓涵,笑道:“看来我们的波士顿之行要延长一天了,准备一下,我们去麻省理工。”

    郭晓涵兴奋地点头:“太好了!又能听你讲课了!”

    此刻的她眼中满是对林浩然的崇拜,以及能再次见证他在世界顶级学府展现风采的期待。

    此前,林浩然也在一所大学进行一场演讲课,那就是内地的京城大学,当时可谓是万人空巷,几乎整个京城大学的学子们都来了,以至于最终演讲的地点不得不由一个阶梯教室转移到京城大学的操场。

    不过,这个年代的京城大学,可算不上什么国际名校,甚至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

    毕竟,如今的京城大学还处于一个封闭的世界中,除了华人,在国际上估计也没什么人认识,影响力相对来说比较低。

    与哈佛、麻省理工这样的世界顶尖学府相比,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国际声誉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但林浩然清楚地记得,前世京城大学数十年后是如何一步步崛起,最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

    这一世,或许因为他的出现,这个进程能够加快一些。

    “晓涵,让卫东通知利总,我们推迟一天回纽约。“林浩然吩咐道,随即陷入思考。

    “既然答应了,就不能敷衍,面对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这些未来可能引领商界浪潮的精英,讲点什么呢?”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在全球商业学院中,可是一家非常牛逼的学院。

    虽然斯隆管理学院创立于1952年,至今也不过是30年左右的时间,可依托麻省理工这个顶尖学府,它却早已经常年排在全球十大商业学院名列,与哈佛大学商学院几乎是不相上下。

    这里的毕业生遍布华尔街和硅谷,是科技与商业完美结合的典范。

    林浩然自然明白,与京城大学那些学生不一样,斯隆管理学院的学生们见多识广,他们不仅熟悉最前沿的商业理论,更对全球金融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面对这样一群既懂技术又懂商业的精英学子,他必须拿出更有深度、更具前瞻性的内容。

    “是深入剖析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还是分享我之前的投资逻辑?”

    林浩然在套房内来回踱步,脑海中快速思考着:“不,这些对他们来说可能还不够,他们更想听到的是对未来的洞见……”

    最终,林浩然决定以“科技革命与全球化新机遇”为主题,结合自己超前的知识,为这些未来的商业领袖描绘一幅前所未有的投资蓝图。

    他停下来回渡步的脚步,自言自语道:“在这个个人电脑刚刚兴起的时代,很少有人能预见未来三十年的科技爆炸。

    但我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

    他决定重点讲述三个颠覆性领域: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兴市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他凭借前世记忆确信将会蓬勃发展的领域,而且特别契合麻省理工学子们的知识背景。

    当晚,林浩然在书桌前精心准备演讲内容,这些内容,自然是根据他前世的见识来准备的,每一页都凝聚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智慧。

    这就是作为穿越人士的优势。

    “个人计算机将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互联网将连接整个世界,改变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口袋便能装得下的移动电话将让人随时随地保持联系……”

    林浩然在稿纸上奋笔疾书,将这些在如今看来近乎天方夜谭的预测,用严密的逻辑和前瞻性的视角呈现出来。

    一想到他说的这些未来都会变成现实,或许这场公开课在未来会被视为一个时代的预言,林浩然就感到一种奇妙的感觉。

    看着林浩然专注的侧脸,一旁坐着的郭晓涵眼中满是倾慕。

    她见证了这个男人从香江崛起,一步步征服华尔街,如今连世界顶尖学府都争相邀请他分享智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