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回辞别  嫡女毒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九十八回辞别 (第3/3页)

二人相顾无言,过了一会儿杜衡方才说道:“先生,嬷嬷不方便随我进王府,我只能将她托付给您了。等嬷嬷身子彻底好起来,我会安排人接她到庄子上奉养的。”

    张慕景急道:“你放心,寥嬷嬷我会亲自照顾,一定不会出任何差错,倒是你,你……”

    杜衡摇摇头道:“先生,我没事,不过换个地方住罢了。”

    张慕景忙道:“听说三公子身体有恙,阿衡,若是可能,为师愿意为他治病。这些来年为师也医治好不少疑难杂症……”

    杜衡轻声道:“若是还可治,徒儿一定来求先生的,若是……大夫治得病治不得命,无论情况有多么糟糕徒儿都有准备。”

    张慕景听杜衡这么说,半晌无言,只是转身走到柜子前,取出钥匙开了锁,从中拿出一个带锁的尺半长的小玉匣。他将匣子连同钥匙一起推到杜衡面前,低声道:“这是前几年我得到的一株血参,你收着,或许用的上。”

    杜衡深知血参的贵重,相传五百年以上的血参便可起死回生。她忙摇头道:“不行不行,徒儿不能要。”

    张慕景沉沉道:“这是给你的贺礼,拿着,不许推辞!”其实张慕景曾经想过,若有一天与杜衡有可能,便将这株六百年的血参做为聘礼向杜衡求亲,不想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这株血参送了出去。

    杜衡明白师傅的意思,进门之时,若见那三公子情况不好,便将这血参与他吃,就算那三公子病的只剩一口气,大半个身子已经进了阎王殿,凭这血参也能将他的小命抢回来,如此一来,自己便算是冲喜成功,从此就能在宁亲王府站稳脚跟了。

    “阿衡,你知道先生父母双亡,也没有兄弟姐妹,在这世间你便是为师唯一的亲人,为师的一切都是你的,又何必在一意小小一株血参呢。”张慕景深深看着杜衡,一字一字的说道。

    杜衡抬头看着先生的眼睛,她看到了浓浓的心疼与怜惜。杜衡眼中酸涩,热泪不由人的涌了出来,她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能让先生这般赤诚相待。她与先生相识不到一年,却已经处出了浓浓的亲情,和那些相处了十多年的所谓家人相比,先生更象她的亲人。

    “先生,徒儿收下了。”杜衡含泪说出这句话便已经泣不成声了。

    张慕景伸出手几次想拍拍徒儿的背,却又都收了回来。他只能涩声说道:“阿衡,别哭,会好起来的!”

    杜衡低泣片刻方才稳住情绪,轻轻擦干脸上的泪,她不好意思的低头说道:“徒儿失态了。”

    “不要紧,阿衡,在先生这里你想怎么样都行!”张慕景想也不想便冲口而出,看到心爱的徒弟这么辛苦,张慕景真的心疼极了!如果可能,他情愿什么都不要,只带着徒儿一个人远走高飞,可是这不可能!张慕景知道,在徒儿那清冷外表之下,有一颗比任何人都柔软的心!

    “阿衡,你怕是有些日子不能来了,去见见大家,受大家的礼吧,管事伙计们都想给你磕个头。”

    杜衡点点头,抬腿走出房门,见院中已经站满了管事伙计们,众管事伙计们见东家出来,全都跪了下来,道喜的话大家说不出口,唯有默默磕头而已。

    “大家请起,日后我虽然来的少了,却也不会忘记大家,从今年开始,每年拨出一成红利做为对大家的奖励,由先生按每人的表现酌情分与大家。希望大家齐心和力,将我们济仁药铺办成京城中最好的药铺!”杜衡面对着手下的管事和伙计,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冷静。

    众管事与伙计们没有想到还会有意外之喜,人人都暗自兴奋,济仁药铺一年的红利上万两银子,一成便有千多两,而铺子里的人手最多之时也不过三十来人,如此一算,每人每人都能多拿几十两银子,这可真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已经站起来的众人忙又跪下磕头谢恩,这一回大家的兴致真正高了起来。

    杜衡又命大家起来,说了几句鼓励的话之后才让大家散开。等众人退下,张慕景才叹道:“阿衡,你不必如此的,往后你用钱的地方会很多。”

    杜衡摇摇头道:“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再多又怎么样,还不如让大家高兴高兴。先生,我去看看嬷嬷,就不陪您说话了。”

    张慕景点点头,陪杜衡走到寥嬷嬷房外方才停下脚步,看着徒儿进入房间,张慕景在窗外站了好一会儿,痴痴的看着那个映在窗纸上的纤弱身影,眼中盈满苦涩。

    “掌柜的,忘了吧!”孙大夫走到张慕景身边,低低说了一句。

    张慕景摇了摇头,苦笑着说了一句:“心挖不出来!”

    孙大夫一怔,他知道张慕景对东家用情很深,却没有想到竟深到了这般地步,情之一事真是无法言喻,他只能叹一声造化弄人!

    杜衡走进房间,原本一直昏睡着的寥嬷嬷突然醒了过来,正伸手四处乱摸着叫道:“姑娘,姑娘……”

    杜衡赶紧上前一把握住寥嬷嬷的双手,急急说道:“嬷嬷我在这里!”

    抓住姑娘的手,寥嬷嬷这才踏实下来,她急急说道:“姑娘,今日我听说您要嫁人了,您要嫁谁,这是真的么?”

    杜衡急令自己用欢喜的声音说道:“嬷嬷说的没错,我后儿就要成亲了,嫁的是宁亲王府的三公子。”

    “啊,这怎么成,姑娘,咱不嫁,一定不能嫁!”寥嬷嬷也是听说过宁亲王府三公子是个病痨鬼的传说,便急急叫了起来,她身上的伤还不曾痊愈,这一急不免挣开了伤口,素绢上很快便渗出了血迹。

    杜衡见了急道:“嬷嬷你别急,我心里有数,你快别动,伤口都裂开了,你忍着吧,我给你重新上药包扎。”

    “姑娘,老奴没事,您别管老奴,赶紧走,张先生,张先生……”寥嬷嬷情急之下却有了几分力气,竟然伸着脖子大叫起来。

    张慕景就在门外,寥嬷嬷这一叫他就急忙跑了进去。“寥嬷嬷,有事你说,千万别乱动,这伤口好不容易才结了痂,可不能再挣开了。”

    果然是医家本色,张慕景一门便先就寥嬷嬷挣开的伤口发话了。

    “张先生,我这伤不碍事,你快,赶紧带我们姑娘走,走的越远越好,对了,您带着姑娘往苗疆走,我们姑娘是上洞苗王的重外孙女儿,姑娘和我们老夫人极象,一入苗疆一定会有人认出姑娘的,有了上洞苗王的保护,姑娘一定不会有事。”寥嬷嬷情急之下连这个秘密都说了出来。

    张慕景吓了一大跳,他是在苗疆待过的人,自然知道上洞苗王是何等尊崇的存在,三洞苗王之中以上洞苗王最为尊贵,权势也最大。就连朝庭对三洞苗王都要客客气气的,并不敢得罪他们。

    张慕景心中突然有了希望,若是护着杜衡逃往苗疆,或许……

    “不,嬷嬷你别说了,我已经答应嫁给宁亲王府三公子,嬷嬷从小便告诉杜衡做人要言而有信,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所以我不能走。”

    “姑娘,您糊涂啊,这种事情怎么还能守信,那可是您一辈子的大事啊!不不,张先生,你快带姑娘走……”

    杜衡沉声道:“嬷嬷,你不要再说了,我答应的是建威将军,他生养我一场,如今遇到大难,我便以此还他生养之恩,从此之后再与建威将军府与杜氏一门没有关系,我不会走,后日我一定会上宁亲王府的花轿,嬷嬷若是不放心我,就养好身体去庄子上,为我经营个退步之地,若嬷嬷只是劝我逃婚,就什么都不必说了。”

    张慕景这才知道为何自己的徒儿会答应亲事,心中不免将杜大海恨了个臭死,世间竟有这等无耻之人,拿自己的亲生女儿去换自己的前程富贵。北疆之事张慕景也听说了一些,他知道杜大海就算是战败回京,最多不过被削职为民,并无性命之忧,又何至于拿亲生女儿去巴结宁亲王,只为了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呢!

    寥嬷嬷听说事涉将军,便也沉默了,她服侍姑娘将近十四年,比任何人都了解杜衡,寥嬷嬷知道自从夫人过世之后,将军在姑娘的心中其实比什么都重,现在,最伤心难过的不是她们这些人,而是姑娘自己。

    “姑娘……老爷或许是有苦衷的……您……别太难过了!”寥嬷嬷无力的劝道。她知道自家姑娘一定伤心透了,这份伤心只怕不比当年夫人过世之时的伤心来的少。

    那时姑娘虽然伤心,可到底还小,她只有五岁。可如今姑娘已经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在最渴望亲情,刚刚拥有亲情之时却被剥夺了一切,她的姑娘得有多绝望啊!

    “嬷嬷,我不难过,真的,一点儿都不难过,你放心吧!”杜衡低低说了半句,还有半句她未曾说出口的便是:娘亲临终之时的遗言,我会牢牢刻在心上,这一生绝不对任何男人动情,绝不爱上任何一个男人!我杜衡,绝不做任何男人的附庸,从现在开始我只为自己而活!

    “姑娘……”寥嬷嬷悲声叫了一句,蒙眼的素绢很快被淡淡的血水浸湿。

    杜衡忙坐在她身边,握着寥嬷嬷的手说道:“嬷嬷,你得相信你养大的姑娘,我一定会好好的,你也要好好的,将来咱们必有在一起的日子,你得好好活下去,等着那一天!”

    寥嬷嬷连连点头道:“是是,老奴听姑娘的,一定好好活着,等着和姑娘团聚的那一天。”

    张慕景见了这主仆二人情深难舍,心中极不是个滋味,他突然转身走出房门,对站在院中唏嘘不已的孙大夫说道:“世伯,我要出趟远门,最快也要两个月后才能回来,铺子就拜托世伯照看了。”

    孙大夫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你放心去吧,铺子我会看着,一定不会出任何纰漏。”

    张慕景点点头,立刻回房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背着个不大的包袱走出了济仁药铺。孙大夫只道张慕景出京散心,却不知道他这一走,便走出了几千里地……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