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09 大过年的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0709 大过年的 (第1/3页)

    朱厚照对裴元道,“你替朕私下给他传个话,就说让他好好做事,朕不会忘记他。”

    裴元恭敬道,“臣领旨。”

    朱厚照这才想起之前的疑问,“对了,你还没有说过,为何会被太后召见?”

    裴元脸上露出些许为难之色。

    朱厚照有些不爽道,“难道又要忠义不能两全吗?你说出来就是,朕和你一起保密。”

    裴元这才道,“是因为臣在被软禁期间,寿宁侯派了家仆去给臣传信。臣不敢违背朝廷制度,在软禁期间私见外人,于是就让麾下总旗替臣代接书信。”

    “没想到那家仆骄横异常,见臣没有出寺亲迎,打骂了臣的总旗,就扬长而去。”

    “后来……,也不知那人回去说了什么。太后就盛怒之下,将臣召回京师问罪了。”

    朱厚照沉默。

    寿宁侯、太后、裴元。

    这三个联系在一起,朱厚照立刻想到了当日太后要他彻底查清山东郑旺妖言案的事情。

    那时候朱厚照推脱已经有锦衣卫在查办了,还顺口说了裴元的名字。

    没想到只是一个名字,寿宁侯张鹤龄的人,就追去了山东,甚至找到了软禁裴元的寺庙。

    朱厚照淡淡道,“这么说,你见过太后了?你是怎么对她说的?”

    裴元听到朱厚照此问,立刻给出一个判断。

    朱厚照在张太后身边没有安插什么人,也没有主动刺探那边的情报。

    不然的话。

    不至于不知道张太后那些诛心之言。

    想到这里,裴元又一转念。

    也不一定,这种作死的话,恐怕那些探子就算知道了,也未必敢对朱厚照说。

    此情同理,那么就算朱厚照知道了太后的一些想法,他难道还能去当面对质吗?

    如果真是亲母子的话,两人自然没什么好芥蒂的。

    但现在那郑旺妖言就像是两人心里的刺,越扎越深,越扎越不能碰。

    裴元当即避重就轻道,“太后询问山东的事情,向卑职打听郑旺妖言案的相关经过。”

    朱厚照的心不由一紧,连忙追问道,“你怎么说的?”

    裴元道,“卑职正好知道一点,于是顺口便回答了太后,而且还告诉太后,郑旺妖言案在山东爆发,而且牵连到德藩,其实是一件好事。”

    朱厚照听裴元说他顺口答复了太后,就不由心中微松。

    若是双方的话对不上来,那他可又要在太后那里落下猜忌了。

    听到裴元的后半段话,则有些愕然了,“好事?为何是一件好事?”

    裴元正要坚定朱厚照铲除德藩的念头,于是便用上次说服张太后的理由,对朱厚照说道,“陛下,那郑旺以一个不值一驳的弥天大谎,陆陆续续在十余年间兴风作浪。甚至就连他死了,仍旧有不少妖言在市井流传。”

    “这其中,固然有百姓猎奇的原因,恐怕也有兴风作浪之人,从中推波助澜。”

    “有道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谣言这种东西,又能轻易死灰复燃。”

    “所以,我们与其竭尽全力的去扑杀一个生命力旺盛的谣言,就不如修改它,重新解释它。”

    朱厚照听得此言,慢慢思索,忽然觉得颇有见地。

    这郑旺妖言案,虽然关乎他的身世,但是最关键的是可能会动摇他的地位。

    在这核心的底线面前,他还需要调查什么真相吗?

    朱厚照手下有锦衣卫、东、西厂,时不时就能从他们口中听到郑旺妖言在流传的事情。

    所以朱厚照对山东案牵扯到郑旺谣言,并没有乍听此事的张太后那么敏感。

    最主要原因,就是朱厚照觉得这种事情很难根除。

    但是听了裴元此言,假如能把这个影响他根基的谣言,包装或者扭曲成另外一个谣言,那困扰他的事情岂不就解决了?

    朱厚照目光熠熠,盯着裴元道,“继续说。”

    裴元道,“这次,郑旺妖言案牵扯到了德王世子。这是整个山东大大小小的官员,以及黎民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臣想着,或许这郑旺妖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