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章 魔王具象化:瘟疫、饥荒、战争和死亡! (第1/3页)
与此同时,北海道。
“杀光邪恶的邻人!”
“消灭大和族,夺回先祖的土地!”
“王上万岁!愿为王上效死!”
……
五万多身穿兽皮,须发旺盛的乌塔里男人,举着刀枪,发出了声声怒吼,双目中闪烁着兴奋嗜血的复仇光芒。
所谓乌塔里人,就是“阿伊努”人,也就是扶桑人口中的“虾夷人”了。
“阿伊努”是个中性称呼,他们并不喜欢。他们喜欢自称“乌塔里人”,也就是“伙伴”的意思。
“虾夷人”则是扶桑人对他们的一种蔑称,指的是这些人,多毛、矮小而且是蛮夷。
扶桑幕府首领的“征夷大将军”名号,表面上就是为了征虾夷而设。
其实,虾夷人本身的确多毛,但要说矮小那就得分跟谁比了。据后世考古统计,他们的平均身高比大和人还要高上一到二公分。
所谓蛮夷也有些扯淡,人家本来就是扶桑的原住民。
具体这些乌塔里人,到底当初是遍布扶桑四岛,还是仅仅在本州岛和北海道已经不可考了。
总而言之,大和人将他们赶到了贫瘠寒冷的北海道,不但只能渔猎为生,还经常受到大和军的讨伐。
因为当地的气候太过恶劣,养活不了多少乌塔里人,还有一部分迁居到了西北方的库页岛以及东北方向的千叶群岛。
当初,朵儿伯多黑申、阿尔塔纳等蒙古千户,联名向赵朔上书,请求此次征扶桑之战,动用草原上的人,登陆北海道,和主力大军一起南北夹击扶桑。
赵朔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蒙古人和扶桑人野战当然没问题。但这种千里奔袭,带不了攻城器械,几个蒙古千户恐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不过,这个思路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可以动员北海道的乌塔里人参战嘛。
他们最温暖富庶的土地,被扶桑人夺了,而且经常和扶桑人发生战争,双方有着血海深仇,是很好的联合对象。
有了这些乌塔里人的支持,几个蒙古千户能做的事情就多多了。
还有更关键的,以后占领了扶桑之后,乌塔里人迁往扶桑三岛,警惕那些残存的大和人反攻倒算,恐怕比汉人还要用心。
于是乎,他让朵儿伯多黑申等三个蒙古千户,不必急于入北海道,而是先登陆库页岛,不但能取得库页岛上的乌塔里人的支持,而且能大大减轻和北海道乌塔里人沟通的麻烦。
乌塔里人实在太穷了,基本还处于原始社会晚期,铁锅、针线、盐巴、棉布,这些正常的生活物资,都足以让他们感激涕零。
当库页岛上的乌塔里人听说,赵朔的大军,要和他们一起,杀回扶桑,重新分配给他们土地的时候,更是浑身上下热血沸腾。
直到这时候,三个蒙古千户以及部分库页岛的乌塔里人,才在海军正红旗的接应下,在北海道登陆。
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将北海道的全部男丁组织起来,并且给他们发下了兵器。
复仇!
复仇!
复仇!
乌塔里人要在赵朔麾下蒙古军的率领下,杀光见到一切大和人,用大和人的鲜血浇灌本来属于他们的土地!
……
……
也正是在这时,赵朔发布了向四国岛进军的旨意。
赵朔大军攻占了九州岛后,无非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本州岛一个是四国岛。
但是,和四国岛和九州岛隔海相望不同,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仅有一个关门海峡,最为狭窄处还不足一里宽,太容易通过了。
自从张世杰攻入九州岛以来。本州岛震恐,先是无数商人、贵族不断向京都(平安京)方向逃去,后来又加上了无数的平民百姓。
北条泰时所下的坚壁清野的命令,不过是因势利导罢了。
命令下达之后,扶桑人执行得极为坚决,带走了全部的粮食,烧掉了庄稼和房屋,破坏了水源地。
赵朔大军要向本州岛进军,很难就地获得补给,必须维持漫长的补给线。
所以,赵朔先进攻容易攻打的四国岛。
这地方有阿波国、赞岐国、伊予国、土佐国四个“国”,所以命名为四国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