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章 扶桑覆灭,赵朔赚翻了! (第1/3页)
扶桑人占据了扶桑三岛,现在赵朔已经攻占了九州岛、四国岛,以及平安京以南的地区。
但是,从各地的经济军事层面来看,扶桑人把全国分作了七个“地方”:九州地方,四国地方、中国地方、近畿地方、中部地方、关东地方和东北地方。
赵朔取了京都以及附近地区,不过是占据了九州、四国、中国、近畿四个“地方”而已,刚刚过半。
东北地方,如今正在激烈的争夺中。
此地是扶桑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遍布着山脉,森林,河流,极大限制了蒙古骑兵的驰骋。扶桑人利用地形和各种山地间的城堡,和蒙古人虾夷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双方都杀红了眼。
扶桑人不但不留俘虏,而且对所有俘虏施展了最为残酷的刑罚。
蒙古人还要年轻的女人,虾夷人则一开始就没留俘虏。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虾夷人甚至动员了留在北海道的所有残存男丁、女人甚至老人孩子。
连库页岛和千叶群岛的虾夷男人,都全部动员,赶来参战。
因为他们明白,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双方已经仇深似海,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
赵朔的大军胜了,他们不但能报先祖的深仇,还能获得温暖的土地,让子孙后代不再受北海道的阴寒之苦,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但是,此战赵朔汗国如果落败,蒙古军可以回到大陆上,他们呢?
势必遭到扶桑人最为残酷的报复,连北海道、千叶群岛和库页岛都不可能继续待下去了,虾夷人势必会被灭族!
所以,赵朔进攻扶桑的战争,虽然汉军不断攻城略地,连平安京都屠了,但是本身战争烈度并不算大。
真正厮杀最为惨烈的地方还是在扶桑的“东北地方”。
当然了,很快就不是了。
休整半个月后,赵朔一声令下,近三十万大军,攻入了扶桑的“中部地方”。
扶桑人坚壁清野,“中部地方”的扶桑人,主要集中于津岛、一宫、金泽、富山、长野五个城池中。
其中,金泽、富山、长野实力弱小,当汉军大兵压境之时,主动选择了投降。
但是,津岛、一宫两城坚决不降。
那就打呗!
赵朔将投降的金泽、富山、长野的男丁全部签军,和其他扶桑签军一起,率先攻打一宫城。
汉军只是提供抛石车的支持,连宝贵的三弓床弩和轰天雷、震天雷都没动用。
在赵朔麾下,扶桑人也要分三六九等的。
基本越早投降赵朔的地位越高,那些献祭了一村人的“倭奸”地位地位更高,在战争中砍下扶桑人脑袋多的扶桑人地位最高。
一级级的压下去,让他们坚信为赵朔汗国服务,是无比正确的选择,功名富贵不在话下。
在有能力强力压制的情况下,扶桑人可以说是奴性最重的民族了。
当得知赵朔麾下的大军,不被“脓疱”病沾染后,他们对这位“第六天魔王”的恐惧更是直接变成了深刻地敬仰。
他们在用上了汉军提供的武器,吃了几天大米饭后,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破了一宫城,除了留下年轻的女人献给汉军外,全部屠戮一空。这些签军各种对同族人的残酷手段,连汉军看了都叹为观止。
然后,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攻破了中部地方最大的城池津岛城。
中部地方一下,北条泰时彻底慌了,将东北地方的抵抗力全部撤了下来,连同关东地方所有的男丁一起,死守镰仓城。
镰仓城是这个时代,扶桑最大的城池了,常住人口都达到了二十五万之众。
如今加上了涌入的大量人口,达到了一百五十万。
为了防备第六天魔王的手段,一旦发现疑似瘟疫的病例,立刻杀了,然后焚烧。
而且,镰仓城是这个时代扶桑最为坚固的城池。
此城三面环山,一面靠海。
靠海一面,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已经利用山里的石材,修建了一面三丈高的石墙。
抢滩登陆绝非易事。
靠山的那面更是难打。
镰仓城和外界联系通道,是在山脊上人工开凿出的狭窄隧道式道路。它们既是交通要道,又是易守难攻的军事关隘,被扶桑人称为“切通”。
镰仓在遭到攻击时,只需极少的兵力即可封锁或防守这些狭窄通道,使敌人陷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境地。
镰仓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