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奸似忠藏巧诈(上) (第2/3页)
掏出了厚厚一本文书,双手奉上:“臣弹劾当朝左相虞允文、四川制置使陆游、靖难大军节度使刘淮,三人沆瀣一气,视国家政令于无物,致使大宋有倾覆之忧,还望官家明察。”
在史浩说出第一个名字的时候,赵眘就已经愣住,直到片刻之后方才喘着粗气,稳住了心神。
他看着史浩双手奉上的文书后,微微叹气说道:“大师傅,你知道朕一旦将这封文书接过来,会有什么后果吗?”
史浩同样喟然以对:“臣自然是知道的,不如说臣在写这封弹劾奏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不过臣乃是国家重臣,当朝宰相,万万没有发现倾覆国家危急,却视而不见的道理。”
赵眘在沉默半晌之后,终于是接过奏疏,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开:“大师傅,朕今日先与你约好,既然大师傅乃是私下里来找我,那就不是君臣问对,而是师徒论学,无论这封奏疏对错,咱们都就此揭过,大事化小可好?”
史浩心中微微放松,然而表情则还是坚毅如常:“唯陛下之命是从。”
史浩这次弹劾就相当于直接与虞允文打决战,并且将刘淮与陆游也拉了进来,颇有一些不成功便成仁的姿态。
平心而论,这不是标准的政治斗争起手式。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所有的大风大浪都一件小事来引起的,顺藤摸瓜,将更多的人牵连进去,并且在其中削除目标人物的羽翼,直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方才会发动猛攻。
就如同一场战争有斥候战、先锋战、大军合战,最后才是摧枯拉朽的决战一般,以小事开始着手,既可以隐藏自己的意图,麻痹对方,又可以保护自己的核心人物,堪称一举数得。
而史浩今日的举动,就相当于在大战的一开始,没有试探,没有纠缠,大将就亲自率领亲卫冲到对方元帅面前,试图斩将。
这种方法不是不成,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却明显过于鲁莽了。
如今既然赵眘亲口保证不予外传,那多多少少给了史浩一些回旋的余地。
赵眘看着手中厚实的奏疏,用力呼吸了几下后,方才缓缓打开。
只是看了片刻,赵眘就浑身颤抖起来。
平心而论,这封文书中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赵眘知道的,甚至大部分事情乃是虞允文当面向赵眘解释过的。
然而这封奏疏则是将之前所有的事情都联系到了一起,并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一番后,揭露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宋国的左相、巴蜀的使相与占据北方的外将已经勾结起来,想要颠覆大宋的国祚。
比如刚刚发生的陆游清算王氏这件破事,在出发前的私下御前问对之时,为了给吴璘大军筹措军饷,陆游向赵眘要了便宜之权,甚至明说要做出格之事。
赵眘也大约能想到陆游是想搜刮富人,却没想到他手段会如此激烈。
然而谁让之前说好了给了陆游便宜之权了呢?
赵眘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在史浩的文书中,陆游的行为就有了另一种意味。
大宋乃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才是宋国掌控天下的盟友。
陆游到了蜀地后,二话不说,先对忠于大宋的士大夫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