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历史变局,收刘继业破太原(上) (第3/3页)
要选中刘继文。
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这刘继文乃是北汉开国皇帝刘崇的亲孙子,是血统最纯正、最具合法性的宗室成员,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宫廷生变的时候身处辽国,这才错失了成为皇帝的机会。
包括如今的皇帝刘继元,乃至于其他宗室。
对于此人也是十分的针对。
导致其一直在整个北汉边境之中逃亡。
光凭着这点,便足矣说明这刘继文对于当今北汉的这些宗室乃至于辽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赵匡胤笑声渐收,再度看向顾瑾,语气中带着几分考量:“怀瑜认为,此计果真能成?”
顾瑾毫不犹豫,郑重应道:“陛下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君臣二人再一次的露出了笑容。
明明什么话都没说。
却好像都已经知道了对方心中的想法。
隆州。
刘继文这段时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他的身份便已经注定了这一点。
其实刘继文原本还是十分有机会当皇帝的,毕竟在一众宗室之中,他与辽国相交最深。
只要辽国愿意支持他的话,让他成为北汉的皇帝并不算什么难事。
但可惜的就是——
王应琛是个极为刻板的人,并且始终以辽国利益为先。
在刘继元保证了对于辽国的臣服之后。
他便彻底放弃了刘继文。
纵使刘继文与辽国相交更深又能如何?
能不动兵,王应琛便不会去动兵。
也正是因为如此。
当一众北汉宗室听闻到了此事之后,这也导致了刘继文的处境愈发的艰难。
他的血脉便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
只要没了辽国的支持,那等待他的便只有死。
此刻,北汉与辽国边境的一座小城中。
刘继文盯着眼前自称顾氏使者的汉子,嘴角扬起一抹讥诮的弧度:“你是说宋国皇帝和顾氏家主,愿意助本王争夺皇位?”
他像是听见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几乎要笑出声来。
可对方依旧神色沉稳、不为所动,刘继文心头莫名窜起一股急躁,“铮”地一声抽出腰间佩剑,寒光直指对方,声音陡然转冷:“哼!”
“你真以为——本王不敢杀你?”
“竟然还敢对本王用什么离间之计。”
“大王杀我,有何难?”身为自幼追随顾瑾的贴身侍卫,谢博对刘继文这般反应毫无惧意,目光径直迎向对方,语气平静:“但杀了我,就能救得了大王的命吗?”
刘继文眼神骤然一变。
谢博却不给他思索之机,继续开口,字字清晰:“大王应知,如今我宋军正围攻太原。”
“太原本就是天下雄关,如今天时又在我军不利一方。”
“大王可曾想过——”
“若此番我大军未能破城.又当如何?”
他话音稍顿,随即忽然浮起一丝让刘继文脊背发寒的笑意:“届时,您那位兄弟的帝位只会更加稳固,而辽国.也必将彻底将您舍弃。”
“到了那时,大王以为自己还有活路可走吗?”
——只这一句,便如冷箭穿心,正中刘继文心中最深的恐惧。
他确实只能靠辽国的支持来保住性命。
“大王。”
见刘继文沉默不语,谢博再次拱手,声音沉稳而清晰:“我大宋此番挥军北上,实因北汉与辽国交往过密,已犯中原大忌。”
“但若大王愿与我朝携手.”
他向南虚虚一揖,继续说道:“待大事已成,我朝陛下愿与大王缔结兄弟之盟,立誓不侵汉土,永续睦谊。”
“更愿发兵为屏,替大王——挡住辽国的兵锋。”
谢博并非专业说客,言辞间没有丝毫迂回,一切意图都表达得极为直白。
可偏偏是这种毫不掩饰的坦率,在此刻却显得格外有力。
刘继文没有立即回应,也没有给出任何承诺。
但他那缓缓归鞘的佩剑,却已无声地道出了他内心的动摇。
他确实已别无选择。
莫说是为了那九五之尊的位置,即便只为保全性命,他也必须赌上一把。
屋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沉默了良久,刘继文终于缓缓抬起头,目光深沉地看向谢博,声音低沉而慎重:“宋主与顾公”
“究竟想要寡人如何做?”
(Ps:月初求月票,跪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感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