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农村小日常 (第2/3页)
么都好说,管他抽不抽,分了再说。
村民就会觉得,这孩子真有礼貌,会做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表扬。
在竹林这里待了几分钟。
许临又到了小卖部那里,也是如法炮制。
后面这才回宁玉涵家里。
宁玉涵他们三个已经回到了家里。
爷爷奶奶都在家里,许临跟他们打招呼。
许临再次上门,两老都很热情。
“老公,我们去看看后山番石榴!”
来到这里一个小时后,宁玉涵想起了这件事。
“ok。”
“姐夫,我也要吃番石榴!”
岁岁抓了抓许临的衣服。
“我也要!”安安也跟着说。
“好好好,我们都吃。”
许临把他们两个抱起来。
宁玉涵忍不住打趣说:“你就喜欢一直抱着他们两个。”
“都五六岁了,再不抱抱,明年可能就抱不起来了。”
许临说:“现在小孩发育快,像男生,十一二岁有的一米八多了,你们家基因也不错,我估计他们到时候也会很高,长大了,岁岁不会低于一米八五,安安也不会低于一米七二。”
“姐夫,我一直都会给你抱抱!”安安抱着许临的脖子。
“姐夫,我也是!”岁岁也跟着说。
许临哭笑不得:“那可不行,以后你们都要长高高了。”
“我会像姐夫一样高吗?”安安追问。
许临:“安安会像姐姐一样高,岁岁会像姐夫一样高。”
安安:“我会像姐姐一样漂亮吗?”
“当然会。”
“姐夫我呢?”岁岁也问。
“你呢,会像姐夫一样帅,以后变成一个大帅比!”
“大帅比是什么呀?”
“你有时候说的词语,他理解不了。”宁玉涵表示。
“就是很好看的意思。”
“哦,岁岁知道了!”
众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宁玉涵家老屋的后山去。
她这后山上面,有十棵荔枝树,还有三棵番石榴树。
都是宁海峰年轻的时候种的,现在已经亭亭如盖。
而且距离山脚的位置不远,很容易上去,从山脚往上面看,一眼就看到了。
荔枝已经过季,零零星星的干枯的荔枝还挂在上面,但番石榴刚刚好,那些看着就水分饱满的番石榴正好挂在树上,让人很有食欲。
“哇!姐夫,我看到番石榴了,比我头都大!”
岁岁比划了一下。
宁玉涵哭笑不得,“哪有你头大?也就拳头那么大而已。”
安安嚷嚷道:“姐夫,我要吃番石榴。”
“等会就摘给你们吃。”
许临:“上面好像很多蚊子,你们在这里等我就行。”
小孩子是不能上山的,蚊子太多了,他们年纪小受不了。
宁玉涵叮嘱说:“那你小心点。”
“ok。”
许临体能异于常人,上山容易得很,然后就是爬树,他胆子大,力气也大,爬树飞快,灵活性堪比猴子了。
就是看的宁玉涵着急,许临胆子太大了,那种看着很容易断的小树杈,他都敢站上去,宁玉涵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惊扰到了许临,让他注意力分散然后不小心掉下去。
很快,许临就摘了三十多个番石榴下来。
三棵树上还有很多呢。
许临拿袋子装好了,又很快就从山上冲下来了。
不得不说,山上蚊子太多了,嗡嗡响,许临又恰好是那种蚊子最喜欢吸血的人,所以可想而知。
“妈的,蚊子真多!”
许临下来,不由地吐槽一句,然后话锋一转,“不过好在番石榴都摘下来了,都是成色最好的那种。”
这种树上刚摘下的番石榴,洗都不用洗,能直接吃。
许临拿了一个大的,大快朵颐,宁玉涵还有岁岁安安他们也拿了小的吃。
“好吃吗?”许临问两个小吃。
“好吃!”
两人异口同声,捧着番石榴,说话含糊。
宁玉涵忽然说:“树上还有很多,要不要给阿姨寄一点过去?”
“这里有快递站吗?有才能寄。”
“大队那里才有。”
大队就是这里大村的划分,宁玉涵这个村子,其实只是一个很大的村子下属的一个小组,所以她身份证上,是某某村某某组,大队,也就是几十年前的生产队单位。
“等会问下她,不过她应该会喜欢的。”
这是红心番石榴,味道很不错,成色也好。
宁玉涵又道:“也可以给临月姐寄一点过去。”
“ok。”
回到家,许临给老妈还有池临月发了一张番石榴照片过去。
统一发送:“涵涵家里的番石榴,现摘的,要不要?给你寄一点过去。”
池临月第一时间回复:“看着很不错,给我来两斤吧。”
任女士几分钟回复:“看着很有食欲,给我随便来两斤吧。”
许临统一回复:“那我给你寄十斤过去吧!”
池临月:“我一个人怎么吃这么多?”
任女士:“我和颜颜两个人怎么吃那么多?”
许临统一回复:“你别看十斤很重,其实没几个。”
池临月:“好吧,你给我寄过来,就当减肥餐了。”
许临回复池临月:“别减肥减干瘪了。”
池临月:“去去去,我是纯天然的细枝结硕果,能闷死你个小色狼!”
任女士:“那你寄过来吧!”
任女士:“那两个宝宝呢?”
几分钟后,许临就给她发过去了一张合影。
只见许临让岁岁和安安站在他双腿之间,被许临抱着进行的合影,三张好看的脸也互相贴着。
任女士要被萌化了:“真的太好看了这两个孩子!”
池临月也收到了照片的。
“涵涵的弟弟妹妹也太萌了吧?”
池临月说:“以后我们的小孩,也应该这么可爱!”
池临月:“在涵涵村里吗?”
“对。”
“村里好看吗?”
池临月是大城市土著,也没去过农村,所以她对农村很有滤镜,觉得农村就是陶渊明的作品里面的那种,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过话说回来,陶渊明见过蚊子吗?
古代的晚上,蚊香都没有,不知道怎么熬过去的。
“山清水秀,然后蚊子很大只,好也不好,但空气很好是真的,另外也没有城市那么热。”
“那就是说,除了蚊子,都挺好吧?”
“也不能这么说,我觉得还行吧,我还得探索一下。”
其实农村好也不好,尤其是人际关系,农村是偏向封闭的小社会,人员不流动,人际关系也复杂,有时候可能就因为一小块地都能吵起来,甚至还有更小的,几十块钱都能吵。
“嗯嗯。”
两人又聊了几分钟方才结束。
下午,许临又上了一趟山,然后摘了二十多斤成色好的番石榴。
摘完了,许临就第一时间去了村大队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