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走啊,营长带你们回家 (第1/3页)
距离高阳县泄洪区,数十公里外的城关县外围空地,一排排医疗帐篷,救援车整齐摆放。
一副副担架在人群中穿梭。
大清早,以晋阳军部张参山总指挥为首及一干地方公务人员,组成的慰问视察车队缓缓来到现场。
63军总指挥张参山,政委廖红军,参谋长秦全安几人刚从车上下来,前方车队中,就有一名上校,快步来到几人跟前立正敬礼。
“首长,要不要通知组织撤离的部队。”
闻言,张参山目光冷漠的看了眼上校,没有吭声。
旁边秦全安摆了摆手:“不要通知,连续奋战一夜的同志,好不容易能喘口气,通知什么?”
秦参谋长脸色也有些不悦。
这种情况下,还想占用士兵休息时间,就为讲几句场面话?或者做个秀摆拍?
他们过来,可不是为了这点事。
按照视察常规来讲,首次泄洪后,他们应该上堤坝看看情况,但大堤那边传来消息,第一次洪峰比预计的时间要短。
后续随着泄洪顺利,暴雨有所减缓,形势已经能够控制,加上民众撤离情况还在可控范围,第二次泄洪压力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张参山他们,才会选择第一时间,过来看看救援现场的情况。
可现场,压根不是一个凄惨可以形容。
越来越多的担架从其他地方抽调过来,秦全安只是站在现场扫了几眼,就看到不少躺在担架上的伤员瞳孔扩散,嘴唇呈现诡异白色。
哪怕还能勉强站立的人群,脸上也出现土灰色,救援情况异常紧张。
其中不乏穿着军装的年轻孩子。
这一幕。
绕是秦全安半生戎马,也不禁转过脑袋,热泪盈眶。
但他调整片刻。
秦参谋长依旧在寻找着什么。
昨夜救援事出紧急,临时抽调京都示范营顶上去,因为这个决定,后半夜上面曾打电话提醒好几次,要求军区方面尽量注意,照顾一下。
其中的内涵,不言而喻。
救援固然重要,信息化的发展同样不可缺,天灾之下,只有尽可能的保护人才,不让出现损失。
这也是人之常情。
而根据昨夜单位调度的情况,示范营有一部分人留在大堤,另一部分人,被安排到泄洪区最后的位置。
秦全安脱离视察组,身上披着厚雨衣,遮盖军装,遮盖军衔,扮作一名普通的老人,站在大道边上。
盯着高阳方向撤回来的大部队。
这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
期间,秦参谋长神色动容,他看到太多路过的战士,迷彩服大多已经磨烂,破步条一样挂在身上。
而手上,溃烂的血泡连成片。
偶尔有身后路过的干部认出自己,秦全安也会提醒他们不用打招呼,不用敬礼,避免打扰撤出来的战士。
终于,在上午八点左右。
高阳方向几乎没有民众出现,放眼望去只是一片洪汤,污浊的浑水出现一轮新的波纹。
波纹后方,一名年轻的军人,步履蹒跚的出现。
在他身后,密密麻麻又是一队群众出现在视野内,人数足足有近千人。
走在最后方可不是什么好工作。
身强力壮的撤离人群,早就跑到了最前头,只有大多体力不济,或者上了年龄的人群才会被落在后方。
无数的战士趟着水,拉着车,车上有些是物资家当,有些则是坐着老人小孩。
就这么相互扶持着,抵达了终点。
而走在最前方领路的正是陈默,此时的他,勉强拿着一根玉米杆当做支撑身体的拐杖,为整个部队领路。
走了一夜,吼了一夜。
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了,他刚才就听到了鸣笛声,其中还夹杂着大喊的声音。
不成想。
从听到声音到走出来,足足耗费了半个小小时。
但好歹,总算是出来了。
陈默恍惚间,抬头看到了不少医疗队的人,涉水冲向自己所在的方向。
而在医疗队人群的缝隙中,陈默看到一个老头,身上披着厚厚的雨衣,满脸关切的望向自己这边。
“这老头长得真特么像参谋长!”
陈默咧嘴笑了笑,回头瞅了一眼营里很多工作都被接替,程东,刘敏,许战旗,很多干部,都被医护人员拉走。
他心底的气一泄,两眼一黑,整个人彻底失去了知觉。
。。。。。。。。。。
天亮了,阳光舒坦的照在大地上。
陈默感觉到周身暖洋洋的,说不上来的舒坦,他伸了个懒腰,正准备从床上起来。
满学习,方培军,梁红杰,王艳军几人挑开帐篷帘,一个个伸着脑袋朝里面瞄。
瞧见陈默睁开眼。
满学习咧嘴一笑:“嘿,营长醒了,来,弄点葡萄糖喝,刘队说了,这东西恢复体力特别棒。”
说着,老满从湿漉漉的怀里,掏出来十几瓶葡萄糖摆到病床跟前的小桌子上。
而方培军,梁红杰,王艳军,秦小军几人则是站在帐篷门口傻呵呵的直乐。
脚步却并没有跨入。
他们浑身都脏兮兮的,军装上有明显被钢筋磨开的口子,血水浸透衣服。
“怎么不把衣服都洗干净?天特么都晴了,注意点形象。”
陈默皱了皱眉,直觉告诉他,眼前的场景,哪点不太对劲,但一时又说不上来。
“嘿嘿!”
站在帐篷门口的几人都没吭声,只有满学习挠挠头,起身笑道:“营长,来不及洗了。”
“我们几个担心你,昨天晚上泄洪比预计提前了五十分钟,泄洪后有些地方出现管涌,洪水渗透大堤,从后面像喷泉一样的冒出水。”
“现场没有足够的沙包了,我们只能用车堵住大的管涌口,人堵住小的管涌,争取能够减小一些水量。”
“我和教导员我们挺担心营长,现在看你没事了,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