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八章 九连齐聚,老干部恐怖的号召力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八十八章 九连齐聚,老干部恐怖的号召力 (第3/3页)

有高学历?

    着实没想到,主战连队却挑选了他们这帮没有学历的老人。

    “陈营,你的意思是让我带自行榴弹炮连,用一周的时间,赶上装甲步兵连和坦克连的进度?”

    郑文博神情严肃,再次确认性的询问。

    “没错!”

    陈默点点头。

    “谢营长信任,但一周的时间就不用了。”郑文博得知自己没有听错,称呼直接从“陈营”变为“营长”。

    “今晚夜训,别的连队能参加,我们自行榴弹炮连一样能参加。”

    说完,郑文博抓起饭盒,狼吞虎咽的开吃。

    铝制的饭盒啊,塞得满满当当,里面有米饭,有青菜,有豆腐,有肥肉,老郑硬是用了不到两分钟,全部扒拉到嘴里。

    看得陈默和王建勇两人都有些噎得慌,见过面条吃的快,还是头一次看到米饭也能这么快的。

    “郑连长,你别急,咱们时间再紧,一周的功夫也给得起。”

    陈默试图劝解道:“榴弹炮单位过来的同志,咱们营里肯定有,但数量不多,加上装备换代,骨干不熟,今晚就参加集训,是不是太急了?”

    “没有急。”

    郑文博努力的将饭菜吞咽,拿起矿泉水,咕嘟嘟的喝了一瓶。

    “咱们这里,干部都是老干部,兵都是士官,不就是一些新装备难搞一些吗?那不算什么。”

    “要是玩不转炮,我还有脸说自己是炮兵?”

    “别说它只是自己带了轮子,就是炮管子上长了翅膀,那也是炮,营长,请放心,今晚集训之前,自行榴弹炮连一个不少,肯定参加训练。”

    “绝不会拖营里的后腿。”

    说完。

    郑文博拿起饭盒起身,立正,领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

    这才一瘸一拐的离开。

    看样子,是打算去侦察连选人了。

    这种雷厉风行的做法,把整个会议室的人都给看懵了。

    “营长,这.”

    王建勇看向老郑离开的方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可接下来。

    不等陈默回应,更让人出乎预料的情况出现了。

    跟郑连长一起过来的冯晓东,贺辉两人,也开始捧起饭盒,扣到脸上,努力的往嘴里扒饭。

    他们两人没老郑那么猛,连吞咽带喝水,足足吃了将近三分钟,才算把饭盒扫干净。

    吃完后。

    冯晓东,贺辉两人抬手擦了下油乎乎的嘴巴,同时起身,立正,敬礼!

    “营长,榴弹炮连能参加夜训,我们远程火箭炮连/防空连,一样能。”

    “我们不用一周,就今天下午半天足够了。”

    说完,两人也抱着饭盒离开。

    独留陈默和王建勇两人大眼瞪小眼,过了好一会,王建勇才咂了咂嘴,开口道:“这三人是不是把建连想的太简单了?”

    “一下午的时间,全连光点名几次就消耗光了,哪有时间选人,熟悉装备,参加夜训?”

    闻言。

    陈默低头看看饭盒,不得不承认,就刚才那三位的吃法,换他,他还真整不来。

    “火箭炮连那边我倒是不担心,贺辉过来时,从27军带了不少骨干,加上夜训也用不到火箭弹,只是分队机动,协同应该没问题。”

    “但防空和自行榴弹炮,是有些草率了。”

    陈默也没想到,这帮老干部的性子这么急,给一周的时间都不用,非得参加今晚的夜训。

    可又没办法阻止。

    他作为营长。

    总不可能去打击干部的积极性吧?

    “你去跟程参谋长交代一声,还有老侯那边,汪建斌那边都说一声。”

    “就说下午防空,榴弹炮,火箭炮这三个连队要选人,要适应装备,营里所有干部都能挑,该帮忙就帮忙。”

    “这三人都是从别的军区调过来,急于表现可以理解,但工作该落实细致还是得细致一些比较好。”

    “全营动员起来去帮忙。”

    “是!”

    王建勇答应一声,碰到这三个急性子,他也来不及吃饭了,揣上饭盒急匆匆离开。

    整个会议室。

    只剩陈默自己拿着筷子,挑着米饭,有一口没一口的扒拉着。

    第一天夜训,战斗肯定是用不上,只要能按照分队的规模,把战车从营区开出去,整个机动过程中不撞车,不出现大规模混乱,就算是成功。

    要求是不高,但三个几乎都是光杆司令的干部,能用半天时间,把整个连队框架补齐,还能带顺。

    分出连排班编制。

    这个难度,未免也太高了一些。

    陈默没太把三人的豪言壮语当回事,他已经计划好到时候看情况,劝劝这三人。

    可这次,陈默失算了。

    并且失算的相当离谱。

    下午,后勤连运输排将路灯运回来之后,工兵连,后勤连,原来的侦察连全员上阵,在学院外的训练场,挖坑,埋杆,扯线。

    工作热情极高。

    一个个路灯,肉眼可见的竖起。

    程东一下午的时间,都跟在三个新连长的后面,协助他们选人,分班,适应装备。

    所有人都想到了光杆司令,很难在短时间内带起一个连队,半天时间更不可能。

    但他们,却忽略了老干部摇人的能力。

    郑文博中午从会议室离开,第一时间跑去通讯室,给38军装甲六旅打了一通电话。

    下午三点,六旅两辆运兵车,足足拉了近三十名骨干,统一协助郑文博开启建连工作。

    榴弹炮方面的骨干,陈默之前绞尽脑汁,到处去坑蒙拐骗,都没弄来这么多人。

    没成想。

    人家老郑一通电话,全跑过来了。

    榴弹炮连本来编制就不大,需要不了多少人。

    有这三十多个骨干协助,不到一个小时,选人结束。

    分班,挑选班长,副班长,熟悉装备,启动装备就进入流程。

    防空连的冯晓东没有老郑这么厉害,但他一通电话,同样从38军直属防空营,叫过来六七个资深士官。

    协助建连。

    一下午的时间,就跟变魔术似的。

    陈默眼睁睁看着,中午还没有三个连队的建制呢,下午五点左右,三个连队框架基本完成。

    所有人都围在车炮场研究新式装备,为夜训做最后的准备。

    这种速度,绕是陈默性子这么骄傲的人,都不得不承认。

    老将出马,真的能一个顶三个啊。

    而军中,向来都不缺这种人脉遍地的老干部。

    实在是太狠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三个连队,让陈默自己去建,别说半天,一个月能捋顺都算是奇迹。

    没成想。

    选对了人,反倒给他带来意外收获。

    变化赶在计划之前,完成了示范营一营九连的规模。

    这在之前,是陈默怎么也没想到的变化。

    如今,就发生在眼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