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初代野狗问世,这是要干自己的老单位? (第2/3页)
方军事力量任意薄弱环节。
这就已经很恐怖了。
众所周知。
一支部队的战斗力,都是以通讯,指挥,后勤,这三条主要链条组成串联。
如果把部队比作人体,三条主动链,就是隐藏在人体内的大动脉。
示范营凭借野狗指挥系统,可以轻易找到动脉关隘,用最小的代价放血敌军,瘫痪对方,降维打击。
用来打机械化部队,哪怕对方拥有无人机和雷达,哪怕提前知道示范营过来,同等火力规模下,也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平推对方,毫无压力。
陈默曾经根据野狗系统做出过推论,如果把示范营的分队规模,按照比例,扩编成示范旅,给他一个旅,再给一支拥有足够出勤架次的空军编队。
一天之内,就能打崩一个军区所有主战师团。
同样规模的旅,给六个,加上空军配合,就可以采用合成化信息化部队模式,复制91沙漠风暴行动。
摧毁机械化百万大军。
这就是信息化和合成化,另一个区别。
也是陈默听到金城示范营以辅战单位出现,并不担心的底气所在。
当然,现在的示范营配合野狗系统,还提升不了太多战斗力,时间尚短。
但三个月之后,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京都示范营抵达年度军事演习战场,绝对能化身成为一把最锋利的利刃,刨开整个战局。
你辅战再强,终归只是弟弟而已。
老领导一直不看好信息化,示范营成立这么久,都没来看过一次。
这好不容易过来。
陈默又怎么可能会提前通知呢,潜移默化的改变,就在这些细节中。
他不通知,老领导肯定清楚。
要的就是这份震撼,这份认可。
下午18点45分,陈默还在军区没回来时,西校区的夜训,已经开始进入筹备阶段。
啪啪啪.
营区外面,车场,所有路灯全部打开。
战士还没集合,各连都没有收到任何通知时,所有战车终端,被信息指挥室控制着,下达了复杂山地战对抗的细节。
整个示范营所有连队,被一分为二,分为一队和二队。
人员分配并不严谨,都是按照战车编组,换句话说,在所有战士登车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敌人究竟是谁。
就拿坦克连来举例。
上车之前,全连好的跟一个人似的,相互鼓励拿下第一,干掉别的连队。
但上车之后,启动战车,终端任务发布,一排和二排被分为不同阵型,双方在今夜夜训时就是敌人。
不光战士要快速适应角色的转换,就连干部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改敌我识别机制。
快速进入新角色。
同时根据夜训要求,看看是打遭遇战,还是打纵深运动战。
无论打什么,都是参谋部和信息指挥部提前设定好的剧本。
由他们两个部门,指挥一队二队进行作战,分队规模暂时营里达不到,那就先把全营一分为二,从小范围适应合成分队作战模式。
18点50分。
信息化指挥室完成终端发送任务。
全营针对夜训战地保养整备工作,也基本接近尾声。
要不怎么说示范营物资损耗严重呢,他们白天练习协同,紧急战情需要时不时的出动,到夜训这种高强度作战任务时。
昨天给战车更换过的机油,今天就必须重新更换,水箱注水,最大程度保证所有战车,处在最完好的战斗状态。
战地保养准备工作,包括对战车各部件进行清洗,擦拭,检查,调整,紧固,排除故障,还有添加润滑油,润滑脂,补充弹药,工具,备品和附件,给电瓶充电。
等等工作都需要准备到位。
晚上19点整。
伴随着一阵低沉的号声响起。
早已熟悉夜训的各连战士,不需要点名,不需要列队,全部以班为单位,冲向战车。
打火。
启动。
轰隆轰。
大地开始颤抖。
一辆又一辆庞然大物从车场缓缓露出全貌,数十吨重的机械巨兽在地面留下一道道车辙痕迹,履带卷起泥土,混合着尘土,依靠大重量。
将地面静静趴伏的尘埃,都给震的不停跳动。
履带吱嘎吱嘎向前的钢铁碰撞,混合在一起,形成暴力音浪,数公里外都清晰可闻。
西校区出门岗的道路两旁,拿着指挥旗的士官,表情严肃的挥舞旗帜,指挥重装前行。
车队缓缓驶出校区,指挥士官陆续收队,登车,离开。
脱离门岗的车队,行驶过程中,所有的干部,战士都在等待指挥车内的命令。
等待分组。
平静的外表下,已然张开了一张貌似轻松,实则杀气腾腾的口袋网。
所有战斗车组的人员,看谁都像敌人。
因为类似的夜训,他们已经不是第一天参与,除了首次机动出营,成绩极差之外。
后续紧急战情时不时出动,加上白天协同训练,就是一头猪,练习这么多次,也该熟悉了。
更何况,他们本就是一个个老兵。
“通报,所有收到通讯的战车被列为一队,全队机动展突击,180度转向。”
“通报,一队侦察连收缩,只针对部队向西沿线五公里内,做区域密集侦察。”
“通报,二队侦察扩散。”
“通报,我部采取两段式后勤保障更改,将以全体携行为主。”
“通报,我部坦克三排,四排,脱离突击序列,接应留守后勤单位。”
“.”
分队开始了。
原本共同机动,一起出营的装甲队列,开始分散,分不同方向机动。
一队和二队的队形,也在不断的调整。
夜训的任务同步显示到所有指挥车辆终端。
第一阶段,二队主力装甲单位采取战地伪装战术,利用周围地形,规避一队空地一体侦察,根据实际条件反馈训练成果。
第二阶段,一队装甲部队,在机动过程主动收缩侦察范围,以部队沿西线五公里内为实控重心,放空外围战场。
第三阶段,双方实际接触作战,一队以装步,坦克为核心部队,第一时间打击二队留守后勤单位,并围点打援二队支援火力。
第四阶段,双方发动战术突击,单位时间内,要求推进20公里。
夜训作战不是一场完整的战役。
只是根据地形,进行一场侦察,运动,纵深等等方面的适应性战斗。
规模不会很大,但难度却很高。
要求所有干部必须按照夜训要求,达成每个阶段任务,只要有任何一队疏忽,脱离剧本,平衡就会被打破。
小范围合成作战,很容易就会被对方给吃掉。
夜训正式启动。
太山士官学院外围,战车集群从准突击队形,开始转突击队形,一队和二队保持波次动作,不断拉开双方间距。
漆黑的夜晚。
茫茫山脉脚下,无数夜行灯闪烁着红光,一望无垠的大地上,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分钟,两个分队,就同步完成了各队作战单元中,前后车火力分配,以及运动间距,突击替补冲击,战损后队形紧缩,两翼阶段迂回等等安排。
班排组也和连级指挥的关系,牢牢的绑到一块。
二队任务,类似蓝军,依托驻地优势,而一队,类似红军,先侦察,再缩小范围,收缩队形,战矛直刺二队。
晚上20点15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已经完成的两个分队,主战坦克狂飙,巨大钢铁碰撞,预示着屠杀节奏开始。
也恰在此时。
陈默领着军区的车队,终于抵达了夜训战场的外围。
晋阳军区距离太山这边,路程倒是不远,也就二十多公里。
可问题是,大会结束后,陈默被留下训了半天,首长还要安排其他部门的工作,有很多事情需要忙,加上晚上用餐。
过来的时间就稍微晚了一些。
不过,时机却刚刚好。
张参山没等前面的车子停下,他便率下令停车,推开车门。
望向远处夜训场。
由于路灯照明实在有限,肉眼根本看不清楚战场详细情况。
只能被动感受着地面震动。
隐隐约约看到数十辆战车,在起伏的土地上推进,发动机咆哮,连带着大地都在悚颤。
轰轰轰的炮声,震到耳鸣。
“挺热闹啊。”
张参山笑了笑,将身体靠在车上,他双目深邃,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秦全安,孙振生两人陆续下车,他们倒是没吭声,只是惊讶示范营夜训的规模。
要知道。
由于机械化战车视界有限,加上天黑,视线不佳,军区要有明确规定,各单位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允许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