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五章 级别不重要,待遇才是信号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一十五章 级别不重要,待遇才是信号 (第2/3页)

完。”

    确实吃不完。

    眼下镇上的猪肉售价两块七毛钱一斤,小镇子物价不高,陈锋买了三斤多,配上武装部国庆节送的大油,炖了一大铁锅掺着白菜粉条的肉片汤。

    还有白面蒸了一大筐馒头。

    别说五个人了,十个人也吃不完。

    “我们都吃过了,小默啊,你们吃吧,好不容易团圆,不用管我们。”几个邻居就围在门口,也不进来。

    “我不吃了,早就吃饱了,你赶紧吃。”陈母笑着催促,又给二儿子盛了一碗,老两口喜滋滋的坐在旁边。

    看着大儿子照顾小女儿吃饭,再看看二儿子,还有附近坐着几个沉默寡言的军人。

    老两口是越看越高兴。

    原本凑在门口的邻居,伸着脑袋瞅了一会,看着天色实在太晚,也没有多呆,随便八卦了几句就起身陆陆续续回家。

    一顿晚饭吃到十一点多,可能是陈静真对自己的哥哥有印象了,从一开始的怯生生,到吃完饭就跟个树袋熊似的,挂身上不下来。

    还是刘凤兰等女儿睡着了,才抱走放到屋里。

    不用她动手收拾。

    陈锋和胥东两人就手脚麻利的将碗筷洗刷干净,其他三人则是出门,一直都没有回来。

    看着人家客人帮忙收拾碗筷,陈学军很不自然,数次想要阻止,可都被胥东一声声“没事”的回应中,给挡了回来。

    只得尴尬的坐在一旁,想卷烟抽,陈默又从口袋掏出两包拆封的香烟摆到跟前。

    “爸,抽这个吧,这个劲小一点。”

    “诶,诶。”陈学军点头接过,一双粗糙的大手摩挲着烟盒,安静的坐着,也不抽,也不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直到胥东收拾完碗筷出去,陈默也帮忙完,擦擦手,从灶房出来。

    刘凤兰把小女儿放床上,又把陈默,陈锋的屋子都清理一遍,单独又腾空一张老床,铺上铺盖出来。

    看了一眼院子,没发现那四个沉默寡言的军人,有些好奇道:“那几个孩子,去找茅子了?”

    “没有啊妈,他们都出门了。”

    陈锋一个高一的学生,正是崇拜英雄的年龄,如今看到跟自己哥哥回来的几个人,也太像课本中描述的英雄了。

    跟他们呆一块,会觉得特别酷。

    “我床铺都铺好了,小锋,你黑喽跟静静一样,先住我跟你爸屋里,挤一挤,你哥还有咱家的客人,住你们那个屋。”

    “行,我都行。”陈锋满口答应。

    “妈,他们几个咱们不用管,也别问太多,估计是不会在屋里住。”

    陈默微微摇头,警卫局的人他以前也没接触过,只是刚才收拾碗筷的时候,胥东提了一嘴。

    晚上两人睡觉,两人执勤,轮班来。

    睡觉就在车里解决,省得进出屋门麻烦。

    这帮人可不是蓝军营的人,他这个营长的建议就真的只是建议,人家听不听,那就是警卫员的事了。

    至少在铁甲团警卫排建起来之前,这帮人的任务,就是保护。

    要搁平时。

    自家孩子待客,说出这种话,必定要遭到二老轮番数落,教育。

    但今天,出乎预料的事太多了,刘凤兰和陈学军已经不知道从哪问起。

    陈默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给家里打电话一直都很高兴,也不说部队里有没有人欺负他,连当领导的事,家里也不清楚。

    猛的来这么一下子,有些消化不动。

    直到现在没外人了,陈学军才拿出火柴,划燃,火光映照着父亲沧桑的面孔,深深吸一口儿子给的烟。

    这才有些忐忑道:“小默。”

    “诶,爸。”陈默急忙坐正。

    “你跟家里说实话,是不是在部队里头惹事了,要是真有啥事,你就只管说,咱家还有点钱,去找县里领导说说。”

    “实在不行,找你叔伯他们借一借,说说情,惹啥祸咱都要认,改了就行,我木当过兵,也看得出来,刚才吃饭那几个人,不是普通的兵。”

    “那是领导安排过来监督你的吧?”

    陈学军说这番话时,神情极为认真。

    自家孩子自己最了解,陈默虽说小时候就挺懂事,也不给家里添什么麻烦,除了皮一些,掏鸟窝,下河捉鱼,偶尔打架,也没别的事。

    但他性子执拗,主意太正,听不进去任何人劝导,陈学军心里门清。

    听他这么一说,刘凤兰也变得紧张。

    反倒是陈锋坚定的站在他哥这边,正想开口争辩,陈默笑着拍了拍弟弟的手臂,示意他不用开口。

    以父母的见闻,有这种担忧很正常,争辩没有任何意义。

    “爸,我没有闯祸,你见谁闯祸还能买这么多东西回来啊。”

    陈默指了指程东,方培军几人帮他买的晋省特产还有米面粮油。

    这话一出,陈学军担忧的神色都下降了几分,确实,那些东西可都是粮食啊,家家户户都缺的好东西。

    咋能给闯祸的人送啊。

    找到了突破口,陈默继续道:“爸,妈,还有小锋,我这次回来是要带你们一块去晋阳。”

    “先听我说。”

    看着父母又要推脱,陈默赶忙道:“晋阳那边是大城市,妹妹还小,读书的条件会比老家好的多。”

    “从大城市出去,以后就是城里人,找工作也体面,小静还小,总不能让她一直在老家待着,出去看看也好啊,涨涨见识。”

    “爸,妈,你们就辛苦一些,换个环境,这样我以后回去也容易,小锋,小静也能有更好的条件。”

    陈默知道父母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如果随军只谈大城市的便利,只说别的怎么方便,二老肯定不去,可拿弟弟妹妹说事。

    陈学军和刘凤兰对视一眼,他们俩的思路,都被陈默转移话题给彻底带歪了。

    压根想不起来刚才询问闯祸的事。

    陈父将嘴里的香烟吸完,放到地上碾灭,有些迟疑道:“你还没回来前,县里领导也说咱家要成工薪家庭了,大城市读书是好,教育肯定也好。”

    “就是去城里,咱们地咋办,地种的不多,也有三亩了,每年不少粮食。”

    “还有就是这房子,时间长不住人可就踏了啊,这是你爷给盖的,不能荒喽。”

    “哎呀,爸。”

    陈默趁热打铁:“地可以租给本村的人种,或者跟村里说一声,先给他们代管,不管租给谁,每年让大队给咱们钱,或者粮食都行。”

    “至于这房子,咱们只是去城里住,这永远都是老家,逢年过节想回来,晋城坐火车到丰县也方便,还能回来啊。”

    “平时就让我叔伯他们,或者武装部的同志麻烦一下,过来打扫打扫,添点人气就行。”

    “爸,我想去大城市读书,老早就想去了。”陈锋立刻补充一声。

    他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