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二章 这也是我的活?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七十二章 这也是我的活? (第1/3页)

    未来战争一直都是战役学术界,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只有战术才会遍翻近代战争史,结合足够多的战例进行分析。

    而后形成书面教学实例,传授各种实操打法。

    有例子,有出处,可以提供给更多的人去讨论。

    到了战役级,现实中没那么多的例子可循,就只能设想各种未来可能存在的规模,进行推演。

    但像陈默这种。

    上来就讲三十年后的三战规模,推崇无人化作战,这种说法当下不是没有人懂,恰恰相反的是,懂的人还挺多。

    可问题是,懂这方面的人,他不在陆指啊。

    学院的使命是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指战员,而不是培养军事学家。

    无人化作战是否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是不是信息化最终表现出来的形态,这都跟眼下的教学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一堂前瞻课。

    别说中培的人听懵了。

    就连老校长李亚钟,都听得额头青筋直蹦,胸腔中怒火更是熊熊燃烧。

    礼堂内。

    众多干部内心最后一丝侥幸也被无情的轰碎,不少人听的脑子嗡嗡的,像是塞了一个马蜂窝似的。

    出现这种情况,并非是陈默课讲的不行,实在是他讲的太前瞻了。

    瞻到很多人失去了对自身的定位。

    知道什么叫军人的信仰嘛?

    知道野战军战无不胜的信念,都是怎么来的嘛?

    很多野战军基层干部,包括士兵,脑海中都曾有过这样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

    这个画面的名字叫做,百年黑暗屈辱。

    俯瞰荒芜大地,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山河缟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混战,饿殍满地,易子而食毫无希望。

    直到有一天,在寒冷的黑夜中,一丝火种诞生,巨龙渐渐觉醒,浪潮从北向南,席卷九州。

    在dang的领导下,野战军诞生,这是一支前所未有,属于人民的军队。

    不是属于封建帝王老子的部队。

    这是一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部队,这也是一支,在百年困境中,第一次,以大无畏,敢死,今日既赴死的铁血部队。

    先烈们发出咆哮。

    七十多年峥嵘岁月,曾与鬼子血战,曾向白头鹰亮刀,曾向白象挥剑,曾朝北方饿熊龇牙,曾铁拳硬砸中南半岛,曾立身战火之中,打服四方,用血立国。

    这是一支建国后,从来没有让战争发生在家里的部队,高丽,白象,中南半岛等等所有的战争,都打响在别人家里。

    因为从前黑暗,寇来,屠戮万民,但有了这支部队,以后,只有我可往,我可以反击你,去你家里打垮你,就是这么硬气。

    这是一支一穷二白,同时面对过两个超级帝国极限施压的部队。

    这是一支当他流氓时,全球都毛骨悚然的部队。

    当然。

    这也是一支,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歼七最后一颗炮弹是我,向我阵地开炮,我今去,忠孝两难全,唯杀敌报国,英雄辈出,组成国家防线的部队。

    成为这支部队的人,本身就是一种信仰。

    然而就在刚刚。

    一个姓狗的秀才,大言不惭,说什么未来战争会趋向无人化,军种反而成了未来最大的短板。

    这让人如何接受?

    前瞻可以,但你不能太前吧?

    前的让人失去方向,这就偏离了入学第一课的初衷。

    发现礼堂内气氛不对劲。

    始终稳坐钓鱼台的老校长,终于稳不住了。

    他“噌”地一声起身,大步走到礼堂发言台,扫了眼还跟迎客松似的,杵在台上的陈默,李亚钟龇牙怒骂道:“下去!”

    “是!”

    陈默挺了挺胸膛,立正,敬礼。

    随即转身,快速跑到座位上坐好。

    前瞻课本就不是他的本意,讲信息化发展最终最有可能的走向,本身就绕不开无人化。

    他又不是专业的讲师,更不是老教授,面对台下一群犟种,能讲到这种程度,也算是尽力了。

    至于说什么把一帮学员道心都给讲的破碎,那纯属扯淡。

    重症就得下重药。

    数字化改革第一批开放的实验单位,哪有那么容易带,不让这帮人见识见识未来发展,给点压力。

    他们还真以为蓝军营就能代表信息化,改革可以一步步的走,但干部必须要有足够的未来观。

    至少在思想上,坚决不能落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