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4章 一句话解决让村里头疼的难题!  财富自由,从每日情报系统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44章 一句话解决让村里头疼的难题! (第1/3页)

    “锦绣前程”包间内灯火辉煌,气氛热烈。

    巨大的水晶吊灯将室内映照得如同白昼。

    光可鉴人的红木圆桌上,已经摆满了各式精致的冷盘和开胃小菜。

    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和高级烟酒的醇厚味道。

    姜涛作为东道主,自然坐在主位。

    他今天穿的是徐莉给他买的一身亚麻灰休闲西装。

    一套衣服下来花了徐莉3万多块钱。

    配合上姜涛现如今那从容淡定的气质,以及财大气粗的实力。

    姜新国几人感觉姜涛整个人隐隐散发着一股贵气!

    几人坐在了自己平生第一次踏入的豪华场所,

    姿态多少还有些拘谨,眼神中充满了新奇与局促。

    不断投向姜涛的目光里,也蕴含着近乎炽热的敬佩与讨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几杯茅台下肚,席间的气氛更加活络起来。

    姜新国满脸红光,再次举起酒杯,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姜总!这杯酒,我代表咱们姜家庄村委会,也代表咱们全村的老少爷们儿,再敬你一杯!”

    “你是不知道,现在村里谁提起你姜涛,不得竖起个大拇哥?说你是咱们姜家庄飞出去的金龙!”

    姜文海赶紧跟着端起酒杯,笑呵呵地附和道:

    “是啊姜总!你是真给咱们老姜家长脸啊!在外面开那么大的公司,一天赚的钱,怕是比咱们全县不少厂子一年赚的都多!了不得!真了不得!我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比你还出息的年轻人!”

    姜三平是个黑壮的汉子,说话更直接,他咂咂嘴,看着满桌他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珍馐美味,感慨道:

    “这会儿咱村几十个村民都靠着姜总您养活,大伙儿心里都念您的好。”

    妇女主任乔二丽也笑着附和,语气带着妇女特有的夸张和真诚:

    “姜总现在可不止在在咱姜家庄出名,就算在咱们平县也是一号传奇人物了!”

    “姜总这会儿可是有着上千万粉丝的大网红了!”

    “咱平县总共也不过才四五十万人,还不到姜总粉丝的零头呢!”

    “我家姑娘天天拿着手机看姜总视频,天天喊着自己是姜总的粉丝,想要让我跟姜总要签名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种吹捧和敬佩之词毫不吝啬地抛向姜涛。

    他们谈论着姜涛在网络上如何火爆,谈论着他公司如何赚钱,谈论着他认识了多少了不得的大人物。

    这些话语虽然直白,甚至有些夸大,但其中蕴含的情绪价值却是实实在在的。

    “哈哈哈,各位太抬举我了,不管将来如何,在咱村,我永远是那个姜家老二。”

    姜涛面带微笑,从容地应对着,既不显得过份谦虚虚伪,也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

    酒酣耳热之际,闲聊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就从吹捧姜涛的个人成就,转向了村里最近的烦心事儿。

    姜新国叹了口气,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换上了一副愁容:

    “姜总你是自己人,哥也不跟你见外,跟你倒倒苦水。”

    “现在咱们村跟全国好多农村一样,留不住年轻人喽!”

    “有点力气的,都跑出去打工了,村里就剩下一些老人和在家带孩子的妇女以及儿童。”

    “种地这活儿,你小时候也干过,应该知道有多辛苦。”

    “老人们年纪大了,真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去年秋收的时候,姜宝文他妈开着电动三轮车收玉米掉进了大沟里,人当场就没了。”

    “没有年轻人协助,老人们自己下地干活儿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

    说到目前村里的一些境况,姜新国脸上也露出愁容,他倒是想给村里办点儿好事儿,但没有那个能力和人脉。

    姜文海接过话题,继续道:

    “眼看着不少好地都快要撂荒了,我们几个干部看着心里急啊!地要是荒了,那就真可惜了。”

    姜三平一听姜新国和姜文海聊的话题,心里顿时明白怎么回事儿了,也附和道:

    “我们几个琢磨了好久,想着跟隔壁刘家庄那个搞家庭农场的刘老板合作,把咱们村的地,整体打包承包给他。”

    “刘老板那边机械化程度高,农场里也有不少干活儿的劳力,能把这些地都种起来。”

    姜涛点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现代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也是一个大趋势,老人们种地,确实不太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