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朱皇后三姐妹 (第1/3页)
…
蔡京很庆幸,叶诗韵只是一个女人,而且是赵俣的贵妃,关键她对政治不感兴趣,还有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一心享受生活,不然,蔡京别说恭维叶诗韵了,他非得拼命打击叶诗韵不可。
很多人之所以能当上宰相,就是因为他能为皇帝搞到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蔡京。
不说,历史上,蔡京之所以能四起四落当了十七年的宰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为特别能花钱的赵佶搞到钱,以供赵佶挥霍。
只说,当初赵俣之所以选蔡京当宰相,有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他会搞经济。
历史上,因为蔡京不同意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洲这个战略战策,被赵佶拿下,赵佶选的下一任宰相王黼,也是因为会搞钱,才被赵佶任命成宰相。
还有历史上的秦桧,之所以能长期担任赵构的宰相,也不只是他会陷害忠良,帮赵构当白手套,也因为他会搞钱。
所以说,只凭叶诗韵如此会搞钱,而且搞得这么巧妙、这么多,如果叶诗韵是个男人,是个在仕途上有野心的男人,还不为蔡京所用,她绝对会成为蔡京的巨大威胁。
如今嘛,叶诗韵就是再会搞钱,也跟蔡京没有任何竞争关系。
加上,叶诗韵又是赵俣的宠妃。
那花花轿子人人抬。
蔡京肯定不吝夸赞叶诗韵,用以讨好赵俣和叶诗韵。
不过,身为一个奸臣,蔡京知道,仅仅做这么点讨好赵俣的事,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赵俣没有那么太需要蔡京的情况下。
那蔡京肯定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再做一些讨好赵俣的事,以稳固他的宰相地位。
于是乎,蔡京给赵俣进言:“官家后宫中胡夷妃嫔过多,以至我汉家血统已不占绝对优势,长此以往下去,于我汉家不利也。”
蔡京这么说,明显是在为赵俣扩充自己的后宫找借口。
不过话又说回来,蔡京这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赵俣有打败敌人将敌人的妻女甚至是母亲包括其族中的女人全都纳入自己后宫的习惯。
这使得,西夏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贵族之女,辽国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贵族之女,金国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贵族之女,只要是年轻、相貌过得去的,全都进了赵俣的后宫,成了赵俣的妃嫔。
甚至就连那些年老的、长得不好看的,赵俣都没有分给大臣和自己的儿子,而是在自己的后宫中建了一座宫殿将她们全都养了起来。
就是那些年幼的,赵俣也全都养在自己的后宫中。
总之,赵俣绝不让这些敌国贵女流落在外,她们就算生下后代,也只能是生下自己的后代,别想跟别人联姻。
赵俣之所以如此,可不光是因为他好女色。
这更暗合秦始皇收六国子女于咸阳宫的权谋逻辑。
秦始皇灭六国,收六国贵女入秦宫,既是对诸侯残余势力的软性软禁,也是以血脉为质、牵制旧贵族的手段。
放到赵俣这里就是,西夏、辽、金的皇室宗室贵族女眷入赵俣的后宫,看似是赵俣的私好,实则是将敌国最核心的宗族血脉攥在掌心,以免埋下“异姓联宗”的隐患。
大宋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始终防大臣结党,何况这些女子背后是曾与大宋为敌的邦国宗族。
若这些敌国贵女流出后宫,便有可能成为连接旧敌与朝中势力的纽带,轻则形成新的利益集团,重则为敌国复辟提供内应。
当年,六国遗老借宗室女眷联络旧部的旧事,史书中可是写得明明白白,熟知历史的赵俣岂会不防?
至于不给自己的儿子,更是帝王心术的深谋远虑。
皇子若纳敌国贵女,日久难免生出母族旧情。
譬如某皇子的岳家是辽国宗室,将来若辽国旧部以“助皇子夺位”为诱饵,难保皇子不会动心。
即便皇子无反心,其母族也可能借皇子身份干预朝政,甚至试图恢复故国。
赵俣将这些女子尽数留在自己后宫,便是从根源上切断这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